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10 小时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未来发展后劲实足——中行2024年中报点评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4-08-30 16:14

正文

股东分析:

从2024年中报可以看到,在二季度沪股通减持了0.59亿股,上证50ETF减持了0.12亿股,易方达沪深300增持了580万股。中报显示中国银行股东总数从一季度末的58.61万户增长到中报的58.80万户,小幅增加了0.19万户。

营收分析:

根据2024年中报,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170.76亿,同比去年同期下降0.67%。其中净利息收入2367.6亿,同比去年同期下降3.09%。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428.6亿,比去年同期下降7.58%。归属股东净利润1186.01亿,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24%。更多细节的数据和环比数据参考表1:
表1

中国银行的营收表现总体上好于一季度,整体营收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主要的原因有2方面: 1,净息差企稳带动净利息收入环比增长1.19%;2,其他非息收入显著增长。

中行的净利息收入确实表现超出我的预期。因为,在金监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有大行的净息差第二季度环比是下降的。但是,我们看到中行中报披露的净息差1.44%和一季度持平。这说明第二季度中行的净息差应该也是1.44%和一季度持平。我用净息差还原法复盘中行去年全年+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净息差,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第二季度的净息差环比持平,单季同比下滑了20bps。这个表现应该好于其他三家国有大行。在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了6bps;在负债端成本环比下降了4bps。

看完环比数据,我们再来看一下中行的存贷利差同比数据,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我们看到贷款利率同比下降最快的是个人贷款部分。 这个和最近一年各地下调按揭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个人信用贷价格战,信用卡风险持续暴露等都有关系。这是整个大环境决定的,中行也只能顺势而为。

客户存款方面公司活期存款成本同比下降15bps,而且考虑到叫停智能通知存款的影响还将持续,所以 下半年中行的对公活期存款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个人定期存款成本同比下降了26bps,降幅大于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存款成本重置效果。应该是中行对部分个人结构性存款做了压降。

关于其他非息收入的增长,这个需要深入去看。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贴截图了,主要的有效收益贡献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贵金属销售收入同比增幅也不错,但是后面其他业务成本项下有对应的贵金属成本开支。所以,贵金属业务本身贡献的有效营收并不多。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得益于今年上半年流动性充裕带来的债券市场牛市。这个是全行业共性的利好。
最后再来看一下手续费收入,中行手续费收入的明细如下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 手续费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代理业务手续费变动以及托管和其他受托手续费。这两块收入下滑都和财富管理收入密切相关,受到资本市场低迷,保险报行合一,银行减费让利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实话说,中行的手续费同比下滑程度远不如股份制银行下滑幅度大。

手续费中结算清算手续费保持稳步增长,这和中国银行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密切相关。中国银行全年组织开展150场“百场万企”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直接服务对接超3.3万家外贸企业。2024年1-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为20余万家客户办理国际结算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跨境电商结算规模超过3,700亿元,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近60%,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首位。

资产分析:

2024年中报显示,总资产33.91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08%。其中贷款总额20.62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66%。总负债31.13万亿同比去年同期增速9.52%。其中存款总额23.63万亿,同比增速5.26%。更多的数据请参考表3:
表3
中行的贷款总额,特别是对公贷款保持了很高的增长。作为全球及“一带一路”布局最广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密切跟进共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和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扩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业务覆盖面。截至6月末,中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100个,累计授信支持超过3,410亿美元。

不良分析:

根据2024年中报披露,不良贷款总额2612.67亿元比一季报的2585.79亿元小幅增加了26.88亿,不良贷款率1.24%和一季报持平。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01.69%比一季报的199.94%上升了1.65个百分点。拨贷比2.5%比年初的2.44%增加0.06个百分点。贷款减值准备余额5269.57亿比一季报的5170.03亿增加了99.54亿。

根据2024年中报披露,中国银行上半年核销及转出385.78亿,结合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增加80.62亿。所以,上半年中国银行新生成不良的下限是466.4亿。2023年上半年同样算法的下限值是574.01亿。

这是连续第二年新生成不良下限显著下降,这说明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正在持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并没有显著下调减值计提力度,这是为后续的经营增加抗风险能力。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银行的风险抵补数据持续向好,而且已经全面恢复正常(覆盖率>150%,拨贷比>2.5%)。

充足率分析:

中国银行中报披露的核充率为12.03%比一季报的12.02%上升了1bp。这个表现就很厉害了,要知道银行的年度分红都是在第二季度计提。多数银行的第二季度核充率是环比下降的。如果和去年中报的11.29%相比,核充率大幅增长了74bps。 这说明目前中国银行的资本内生能力支撑9%左右的规模增长绰绰有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