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基础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被男朋友偷穿过的袜子,很难看不出来....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3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苹果,爆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暨南大学发现非手性ZnFDCA表现出明显光学活性

广东基础研究  · 公众号  ·  · 2018-10-12 11:21

正文



近日,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李丹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Chiroptical Activity from an Achiral Biologic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被《美国化学会志》(JACS)选为封面论文发表。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例新制备的腺嘌呤基生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称ZnFDCA,见下图下半部分)为含有对称面没有对称中心的非手性结构,但却具有光学活性。ZnFDCA是由腺嘌呤、2, 5-呋喃二甲酸和硝酸锌等非手性组分组装而成。该晶体是二维层状结构,结晶于非手性晶体学点群m。当入射的偏振光角度不同,则可能得到强弱不同甚至是相反方向的ECD信号,当入射光刚好平行于晶体主轴则不显示ECD信号。随机选择的单晶逐颗进行固态ECD测试,发现非手性的ZnFDCA表现出明显的光学活性。


手性物质具有光学活性,但并非反之亦然——在一定条件下光学活性也能来源于非手性物质。许多人对此存在误解,很多教科书上也没有写明,甚至有错误。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有力的证据,作为非手性MOF材料观察到光学信号,且能得到较强的正负两种信号的第一例报道,该文被JACS选为封面论文推介。

自从1948年巴斯德在酒石酸盐的外消旋晶体中将两种对映异构体分离开来,并通过测定对映异构体溶液的旋光信号确定其手性(见上图上半部分),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将分子手性与光学活性联系在一起,大家普遍认为光学活性(旋光性和圆二色性)是手性物质特有的性质。然而,非手性物质就一定没有光学活性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