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夏风习习,潮起潮落。
近日,亚洲文明对话在北京举行,亚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基本成为共识,而谁亚洲的龙头,则充满了悬念。
从国力上看,中国已是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但是,从利益格局讲,东南亚很多国家与中国贸易逆差为主,与中国同抢欧美市场,竞争大于互补,不少国家不服中国。南海争端,不时涌现,从未平息。
怎么办?
两大领域变化,才能让小国对中国心服。一是产业升级,形成对东南亚小国互补,从抢他们的低端产业市场,到成为他们的市场。二是深化改革,创造比他们更公平和幸福的社会。
(
1
)产业结构:东南亚小国与中国有冲突
国家交好,心不能委屈了,利益也必须给足。
从利益格局上看,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有不一致的地方。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领域与众多国家产生争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中国本身不发达,无法与东盟国家形成产业落差,也就无法产生互补性。当国家间关系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众多纠纷就此产生。中国无法使东盟诸国心服口服。
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是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北部湾无法成为双方资源流动中心,中国提倡多年的北部湾战略之所以一直无法实现,根源也在于此。中国与东盟过去的十年,远非“黄金十年”。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国之后,一个新的问题是:如何负担起部分领导世界的责任?
2018
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
6335.2
亿美元,自美国进口
1551
亿美元,出口
4784.2
亿美元,贸易顺差
3233.2
亿美元,同比扩大
17.2%
。以国家论,则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更为紧要的是,顺差意味着就业机会和财富,双方是良性的,即,强势一方带给弱势一方帮助。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之间,中国一直保持着对美顺差,美国强劲的消费,一直保持对于中国的带动作用。而美国人也以低廉的价格,享受中国提供的日用品服务。
中国之间,
嘴上喊打喊杀,但是贸易仍然扩大。而且处于落后的方的中国,贸易更多顺差。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可比照美国与中国关系:
落后一方应更多顺差,从先进的一方得帮助。
作为领袖,
不仅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责任
。
中国要成为亚洲领袖,成为东盟诸国可以依赖的朋友与领袖,成为东南亚诸国可以依赖的朋友与领袖,必须善于牺牲。首当其冲的,就是
自身的发展能够让亚洲发展中国家受益。
但是,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与中国不兼容。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不兼容,从双方贸易的情况即可看出。东盟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8
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
3.88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对东盟出口
2.11
万亿元,进口
1.77
万亿元,顺差达
3400
亿。而改革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国对东盟贸易经常的顺差,
通俗地讲,东盟与中国做生意,中国赚钱更多。
最典型的是越南。
2018
年中越贸易额
1067.06
亿美元,中国连续
15
年成为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进口中国商品
654.38
亿美元,越南出口中国商品
412.68
亿美元,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
241.70
亿美元。连续多年逆差达到
200
亿美元以上。
越南对华巨大逆差,它跟中国做生意,中国赚的更多,所以,越南失去中国市场,没有什么好心疼的,
他从老大这捞不到好处,要不要认这个老大,给不给老大面子无所谓了。
中国是越南最大逆差国。而美国、欧盟、日本是越南最大顺差国。越南和中国的顺差国有惊人的重叠,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两国产业同构很厉害
,都以欧美市场为自己低端产品的倾销地。同处全球产业链低端,中国可以造的东西,越南多数可以造,形成同质化竞争。
又说中国是老大,又没有给东南亚顺差,自然有人不服。
老大是干嘛的?带我发财的嘛。
(
2
)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带着东南亚小弟发财
大国胸襟,当以海量。
中国要成为亚洲领袖,最主要的不是作为竞争胜利者出现,而是作为合作领导者出现。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带给对方利益
。
2013
年
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先后访问东盟,史无前例
。中国总理更承诺要减少与东南亚国家贸易顺差。此后,中国总理造访印度时,即提出要减少对印顺差,让印度货多进中国,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到更多的印度人,
中国大国责任意识觉醒
,
要做领袖,首先是要付出,提供帮助而非仅仅威慑,以大担当获得道义优势
。
中国与东盟的共兴共荣,关键在于中国
。
此前,中国作为经济巨人,其庞大的低端产业,成为东南亚诸国横亘的高山,双方贸易亦受制于产业同构,未来要实现大的贸易跃升,产业错位至关重要。而
关键即在于中国率先完成产业升级。
如中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则中国既是亚洲大国,亦是亚洲强国,合二为一,成为亚洲无可争议的领袖。在经济上,东南亚可借助中国的技术,而不是目前这样,双方抢西方的制造业订单。届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容纳众多亚洲国家的制造业,是他们的师友而非对手。如此,建立在双方产业互补的基础上,中国可将东南亚变为自己最大的战略腹地,彻底实现大国崛起。造福于东南亚,才能最终收获东南亚的尊重与敬意。
同时,中国亦需要完成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型。未来
,消除贫富分化,造就广泛的中产阶层,振兴大众消费,亦为中国改革的重要议题。一旦中国成为消费大国,亦将成为东南亚诸国的巨大海外市场。
2015
年,中国拟定了制造业
2025
计划,战略核心,即完成产业升级,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落差,最终形成产业互补,将东南亚变为中国最大的战略腹地,而非将他们推到竞争对手的位置。
(
3
)加速改革,不能让小国小看了中国
越南改革以中国为师,但部分领域突破更大。
2002
年,国会即可质询中央政治局等核心机构,
2006
年,越南在其十大上,就已经实现了党首的差额选举,同年,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国会议员实现了直选,国会甚至可以否决政府总理提出的关于高铁投资的计划。
2009
年,越南又实现了地方党委书记又党员直选的制度,
2010
年,越南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党政军及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均需公开个人财产。
越南基本实现了党内和社会民主,并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行政权力,基本不干涉法院运作。
在以上领域
越南实现突破。社会主义的东方小兄弟国势蒸蒸日上,腾飞大势已成,国民信心暴涨。
在经济领域,越南亦成绩斐然。近三十年来,越南经济增长速度在
7%
左右,虽略低于中国,在全球范围亦算很高。而且越南基尼系数小,为亚洲国家最低,可谓藏富于民。
越南虽小,潜力无穷。
越南利用美国制衡中国,未来更为自信。上千年的学习中国的时代,令越南对中国感情复杂
,但是,改革一旦启动,国家就会勇往直前。
一百年前,中日几乎同时改革,但由于既得利益的强大,中国改革失败,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最后,被中国傲慢的官僚势力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竟然击败了经济总量是自己六倍以上的腐败虚胖的中国。
国不在大小,而在先进与落后之别。
在改革领域,
不能让越南小看了中国。
如何让越南心服口服?
中国急需一场深刻广泛的变革。比越南更猛。
更公平的社会,共广泛的福祉,才能让人向往。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