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剽悍一只猫
80万读者关注的学习成长类订阅号,新榜500强。创办人:剽悍一只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剽悍一只猫

20几岁做什么事,才能到30岁不后悔?

剽悍一只猫  · 公众号  ·  · 2017-07-31 23: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天要是黑暗透了,就能看到星星,于是有了光亮。


文:Scalers,《刻意学习》作者,公众号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Part 1 · 我是个普通人


20 岁,我读大三,学计算机。为了找到好工作,业余时间努力学英语,考下了英语高级口译证书。

22 岁,我去了清华读研究生,在那里读了三年书。

25 岁,我工作了,一家不错的 500 强企业,有传说中的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

如果时间这么进行下去,那么我应该会有一个看似光明的前景,但是我可以很确定,那条路的我和现在的我绝对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那时候,我看一会儿书,就想玩手机刷朋友圈,写几行代码就跑去一边看网页,想着每天早点去公司却忍不住刷剧到凌晨……

后来我在网络上晃荡乱看时,有几件事情吸引了我:

(1)战隼(warfalcon) 老师用了一年的时间每天读一本书并且输出。

(2)万能的大熊(宗宁) 老师用了三年时间每天写一篇文章,从月薪8000到北京三套房。

(3)有人(此处伏笔) 策划半年时间独自一人中亚欧洲十国游,之后写了 20 万字游记,给自己的 30 岁青春作告别礼。

看到这些,我觉得我要在 20 几岁的时候,为自己的 30 岁刻意做一些事情,不然我就真的完蛋了。

天要是黑暗透了,就能看到星星,于是有了光亮。


Part 2 · 开始做一个 N 阶持续行动者


27 岁的第一天,2014 年 1 月 1 日,我终于开始做一件事情:写作。

开始写作是来自万能的大熊老师的启发,而持续写作却是受到战隼老师 100 天计划的影响。

于是我从英语学习方法开始写起,这正好是我的强项。写完这些已经过了 100 天,我竟然坚持下来没中断。于是我又继续写,看看我能写多远。

写着写着,我提出了“ N 阶持续行动者 ”的概念,N 阶就是把一件事情持续做 10 的 N 次方天。提出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我们能以一个更加宏大全面的格局看到自己在做的事情,一旦格局视野打开,就不太容易得意自满了。


一阶行动者: 一般做一件事情在 10 天左右就会面临极大的放弃风险,或者干脆直接放弃,这就是一阶行动者。

二阶行动者: 二阶行动者成功完成了 100 天的持续行动,然后就歇着了。

三阶持续行动者: 当我们能把一件事情持续行动到 1000 天的时候,我们就是三阶持续行动者。

……

然后就真的做到了 1000 天,每天写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当中有一些阅读量在 10 万人次以上,例如《 那一年,我去了清华园,你去了阿里巴巴 《大学生上课为什么一定要认真听讲?》 等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众多媒体转载。


Part 3 · 1000天持续行动带给我的改变

1000天持续行动,让我收获了太多:

(1) 我做的收费社群 ScalersTalk成长会 ,在会费两千多的情况下,三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千多位小伙伴。更重要的是,成长会不断收到小伙伴进步的好消息,比如保研同时拿到清华北大的录取,一举考下司法考试、CFA、CPA,一个月赚到 30 万,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2) 通过大量持续行动训练,我快速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而非空谈,就这样我可以把计算机和口译技术结合起来,带领社群成员开展。时间实践。当时《必然》的作者凯文·凯利来中国,我们口译小组给他做了同声传译。


(3) 自己做一个内容生产者,我获得了和消费者完全不同的视角,而仅仅是这个视角的切换就让我的收入倍增,我终于可以像万能的大熊老师那样,在北京买个房。


(4) 我还坚持读书,现在读书社群的微博话题 #ScalersTalk千人早起晨读团# 一度在新浪读书类第一。而且我们专攻经典作品,例如我们把 800 页的《国富论》读完了。

列举这些并不是说你要像我一样开始写作,而 更本质的地方在于,我们在面对自己成长困境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心态,以什么方式切入,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让自己走出来,获得新生。


Part 4 · 成长最重要的两件事

回顾这 1000 天持续行动,如果要有什么关键点可以总结,我觉得两个关键词尤为重要: 第一个是“持续行动”,第二个是“刻意学习”。

(1) 持续行动就是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话,动作一定要持续,不管是 100 天还是 1000 天,企图立竿见影往往无法达成实质的效果。打破旧习惯,建立新习惯,不是一日之功,期间会有反复甚至退步,需要我们用持续的心态来看待。

(2) 刻意学习是指,当我们把行动的节奏变得稳定,剩下就看在每一次行动中,我们有没有刻意多学习一些新东西,弥补自己的盲点,让自己真正有进步,而不是停留在自我感动的表面,却没有真实的突破。

这 1000 天的写作经历使我明白,任何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持续行动”与“刻意学习”这两个过程。也许不是这个名字,但是概念实质都是一致的。

过去三年,我每天把我的文章同步在我的公众号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ID:ScalersTalk )上,有上万人见证了我自己的改变如何发生。


Part 5 · 希望你做我的同行者

我把自己在 1000 天持续行动中,最精髓的部分,总结成了一本书《刻意学习》,有幸得到了 李笑来、古典、采铜和万能的大熊 老师的作序推荐,也难得得到了 秋叶、萧秋水、剽悍一只猫、战隼、李海峰、冯大辉 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我的好朋友 彭小六、Spenser、易仁永澄、成甲老师等 在这本书的推介上的热情帮助。还要感谢ScalersTalk成长会的小伙伴以及公众号读者朋友们的全力助攻!


这本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加印三次,一度在京东热卖榜第一,当当排行榜第三。

书封面上每一个图标都经过我刻意挑选,具有特别的含义。其中,左上角第一个图标是数字 29 开根号。29 岁是我出书的年龄,是小于 30 的最大素数;开根号代表无限不循环小数,代表成长的无限可能。

20 几岁的你,要做些什么,才能让 30 岁的自己不后悔?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 持续地做和刻意地学,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各有不同,但是我相信靠谱的思考和行动却有相同之处。希望你做我的同行者。

对了,这本书也记录了我和上文故事(3)中的好朋友的成长故事,我相信你会喜欢。

长按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击“ 阅读原文 ”,火爆抢购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