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公
众号点兵堂(微信号:WarriorSalon)授权转载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铁幕落下。苏联人民从废墟中站起来,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大踏步前进。
1949年,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1955年,苏联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
。。。
西方国家感觉威胁越来越大,开始坐立不安。要想获得铁幕之后的情报,美国人只能依靠侦察机强行突入苏联境内。但随着苏联国土防空力量的日益壮大,入侵的侦察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U2侦察机,美国最先进的侦察设备
1960年国际劳动节,美国空军最先进的U2侦察机在苏联境内被萨姆-2导弹击落,这马上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波,让美国政府大丢脸面。
赫鲁晓夫视察被击落的U2残骸
没有办法,美国人只能把眼光投向更高的空域——在苏联防空力量打不到的地方展开侦察行动!
1962年2月20日,美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水星载人宇宙飞船,“友谊7号”承载着宇航员约翰·格伦,在100公里高的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了三圈,历时四个多小时。
美国空军顿时眼前一亮:100公里的高度,再强大的导弹也打不下来了吧?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完美侦察机:更高、更快、毫无阻拦地刺破铁幕,效率远远高于当时无人的间谍卫星计划。
美国第一代载人宇宙飞船——水星
于是乎,美国的宇宙飞船刚刚成熟,马上被赋予了军事使命。美国空军找上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NASA,研究一种能够在太空中飞行的载人间谍空间站,名为 “载人轨道实验室
(Manned Orbiting Laboratory)
”,简称MOL。
美国空军看中了绘图板上水星飞船的下一代——双子星飞船,提出把它改装成MOL间谍空间站,目的是让宇航员长时间停留在太空中,执行在轨侦察任务。
美国第二代载人宇宙飞船——双子星,内部空间非常狭小
双子星飞船的体积非常小,只能勉强装下两名宇航员,连站起来伸个懒腰的空间都没有。宇航员咬咬牙,在太空坚持个三五天没问题,如果时间再长那非得出人命不可。
MOL空间站,由双子星飞船加上后方的五个舱段结构组成
为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NASA在双子星B型飞船的后方一口气加上了五个舱段:容纳侦察设备控制面板的主控舱、提供宇航员日常居住空间的生活舱、容纳新型号侦察仪器设备的实验舱段
(可把居住舱取消改为实验舱段)
,再加上后面的设备舱和动力舱,MOL间谍空间站就大功告成了。
MOL空间站结构图
按照计划,MOL间谍空间站由大力神III型火箭发射至150英里高度的轨道。在这里,宇航员们再也不会像U-2飞行员那样提心吊胆,担心被萨姆-2导弹击落。他们可以轻松自如地在空间站内生活起居,用上帝视角俯瞰两百公里之下的地面,再打开侦察设备随意拍摄苏联领土内的军事目标。拍摄下来的胶卷,放置在小型胶卷回收舱里面,飞越美国领空的时候向下投掷,由地面人员回收。
由于MOL空间站提供足够完善的生活设施,飞行员可以持续执行任务,时间长达30天,相比水星飞船的4个多小时在轨飞行时间,这完全是天壤之别!
按照计划,间谍空间站寿命耗尽后,宇航员可以搭乘双子星B型飞船撤离,而空间站主体则带着机密侦察设备落入大气层中烧毁。
MOL空间站的组装车间
技术人员正在处理MOL空间站的舱段,注意大小比例
为MOL计划量身打造的MH-7型训练服(右),与民用宇航服有着明显的区别
宇航员在全尺寸的MOL太空舱模型中进行训练
宇航员在全尺寸的MOL太空舱模型中进行训练,注意没有穿着宇航服
为了这个特殊的间谍卫星计划,军方专门挑选了三批精英飞行员,全部是现役军人、而不是平民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批候选者之中,就有日后成为NASA的第八任局长的理查德·特鲁利。
参加MOL计划的首批飞行员,右起第一人就是日后的NASA第八任局长理查德·特鲁利
1966年11月3日,MOL间谍空间站进行了首次测试飞行。这次飞行代号为855号任务,定性是技术测试任务。在这次任务中,MOL空间站的模型通过大力神III型火箭从卡纳维尔角的40号发射台发射,预定停留75天。其中,双子星B型飞船在飞船到达亚轨道时释放,测试飞船的返回能力。此外,MOL模型要在轨道上测试连接双子星B型飞船的舱门、试验新型高度保持系统以及新型氢燃料电池。在所有项目测试完毕后,这个漂浮在太空的间谍空间站在次年1月7日坠入大气层烧毁。
搭载着MOL间谍空间站的大力神III型火箭在卡纳维尔角40号发射台升空
按照计划,美国空军打算为MOL太空站配备高清晰度照相机,代号变为KH-10。这个KH就是大名鼎鼎的“锁眼
(Key Hole)
”系列间谍卫星的缩写,这代表美国军方执意把MOL太空站作为高性能间谍卫星发展。
获得KH-10编号的MOL间谍空间站
获得KH-10编号的MOL间谍空间站艺术图
不过,到六十年代末期,美国的无人间谍卫星进展更快,光电数字成像和实时图像传输技术开始趋于成熟。这意味着,卫星拍摄下的照片,可以直接转化成数字讯号、传输回地面,不需要繁琐危险的胶卷回收舱,使用更为灵活。这样一来,MOL载人间谍空间站马上显露出成本过高的缺点,迅速成为过时的产物。
最终,美国空军在1969年终止了MOL计划,而NASA没有放弃,把它改装成军事色彩没有那么浓重的通用的空间站计划,也就是日后的“天空实验室”。因为保密原因,MOL间谍空间站计划直到二十一世纪才让世人得知。
NASA的民用空间站计划——“天空实验室”
1946年2月11日出版的《时代》,“外国新闻”栏目中的“中国”报道,有一则简短通讯——《毛的一家》。该通讯依次报道了中共领袖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从莫斯科飞抵延安的消息及毛泽东的婚姻情况等,并配发了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的一张合影照片。
△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牡丹社事件”后,1936年,日方在此兴建铜制的“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以彰显日军在“牡丹社事件”中的“功绩”。国民党政府赴台后,屏东首任县长张山钟将碑文改为“澄清海宇还我河山”。
△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卡斯特罗率领古巴革命者,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年仅33岁便登上权力巅峰,为20世纪革命画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