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因为赶稿码字
身体虚乏的厉害 ...
常听同事说起站桩的好处
也想试着用站桩调节一下
亲自上阵后才发现 ...
这东西真的没那么简单呀
特别是肩膀,又酸又痛
真心坚持不下去啊
看,站桩群里也有小伙伴
遇到同样的问题了 ...
对于“新手”而言,在站了5-10分钟后,出现肩膀疼痛,双腿发抖的问题是较常见的,
但如果用错误、僵硬的姿势站桩,恐怕要与健康的方向背道而驰啦!
因为练习站桩,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个部位
都要放松,不能绷得太紧,绷得太紧,气血就行不通了。
▼
站桩时如何放松?
张绍成老师建议大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
-
张绍成老师在课上常说,
我们在
站浑圆桩时,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要在感受一身“六面浑圆力”的同时,多关照身体所给出的反应。
图丨张绍成老师带领大家练习浑圆桩
●
双肩为颈椎和头部的根基,承担着许多职责。
中医认为,中焦脾胃是后天之本,双肩为中焦气血流通的要津。
从经络巡行来看,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从胸腹由双肩经过,若肩胛放松,脾胃滞气便会随之调顺。
反之,总是含胸驼背,或长期处于压力、焦虑的状态中,都会令肩部处于紧张状态,无法松柔。
有颈椎病的朋友,习惯
含胸驼背的人
,在站桩时都
难免会出现手臂疼痛、肩部僵硬的情况。
另外,经常低头、久坐、伏案工作的人,
常会出现双肩习惯性上耸的问题
,
而
在站桩时,这些“毛病”就会暴露的格外明显,要特别注意。
-
2
-
佛家有云“虚明自照,不用心力”,此才是修练途径。站桩时的“松弛自在、恬淡虚无”,其实就是生命之气自然流通的状态。
图丨《意拳桩功》课堂随拍
●
站桩僵掉了,其实是越练越不长功,反而增加无谓消耗。
站浑圆桩时,要做到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头顶似一线悬空,当脖子轻轻伸长后,有助脊柱的拉伸
。
保持
全身放松,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收胯而曲膝。双腿要自然弯曲,慢慢地臀部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这样就站好了。
对于初学者而言,刚开始练习,容易把关注点放在间架结构上,这时肢体、肩部的状态都是不够放松的,站了一会儿后就开始紧张了,身上出现
疲惫、疼痛。
这时可以把手动一动,
适当调整双手高度,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即可,
这样,我们的上肢、肩背就能很好的放松下来了。
●
保持“
肩撑肘横
”,
注意“落肩回胛”。
肩撑肘横,是站桩中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却非常重要,怎么来理解这个动作呢?
简单来说,肩撑就把肩膀撑开,撑出去。肘横就是横肘,把肘横着放。两者配合,实际上就是把背给撑开,两肘尖尽可能空间距离最合理地长。
但在做这个动作时,很多人会忽略“回胛”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初学者在站桩时肩部肌肉酸痛,感觉背部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
普通人的肩胛骨是向外凸出来的,站桩时
将两片肩胛骨的举例向左右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
把突出来的肩胛骨收回去,
从后面看肩胛处没有明显起伏,
这样后背的力量才能向上传递,肩才能松的下来。
-
3
-
站桩是个很好的运动,对放松身心,畅通气血,增加阳气,集整劲力等都有较大帮助,但这些都是要靠坚持,在循序渐进中感受到的。
图丨《意拳桩功》课堂随拍
●
初学站桩,不必追求时间长度,在情绪极度激烈时,也不要勉强站桩。
在站桩前,先做一些较为舒缓的拉伸运动,
能降低站桩时身体的疲惫感,
比如张绍成老师在课上教大家的热身功,就非常适合。
虽说,每次站桩最好能坚持30分钟以上。如果不能坚持,
每次站10-15分钟,每天多站几次
也是好的
,总之要慢慢来,积少成多。
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把手一抬起来,刚做抱球状,肩背马上就放松了,心里也马上就放松了,自动进入一种“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喜悦状态,快活无比。
●
其实站桩,练的不单是身体,也是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