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明湖北
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风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明湖北

与DeepSeek一起,求索移风易俗密码⑦ | “人情味”不靠排场,互帮互助促发展才是真时尚

文明湖北  · 公众号  ·  · 2025-03-28 09: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者按】当AI与千年民俗相遇,科技正为中华文明传承打开新维度。DeepSeek凭借多模态数据融合能力,从古籍方志中解码“厚养薄葬”的千年智慧,化“陈规陋习”为时代新风;依托知识图谱技术,它梳理出“高额彩礼”背后的社会症结,为文明婚俗植入理性基因。这不仅是科技与民俗的碰撞,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省文明办、湖北文明网联合推出《与DeepSeek一起,求索移风易俗密码》,让我们携手DeepSeek,共启这场文明传承的“解码行动”,为移风易俗写下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中国是礼仪之邦,乡里乡亲最讲究人情味。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刮起一股“人情风”,婚丧嫁娶、满月升学、乔迁寿宴……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家家户户为了“面子”,硬着头皮大操大办,结果呢?钱包瘪了,心也累了。其实啊,真正的面子不是靠办酒排场撑起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和邻里和谐赢得的。今天,我们就和DeepSeek一起梳理一些案例,聊聊如何抵制大操大办,让“人情味”回归本真。



01

“无事酒”不是酒,是“人情债”

“无事酒”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吧?说白了,就是借着各种由头办酒席,广邀客人收礼金。有人戏称:“无事酒”不是酒,是人情债。这话一点不假,听听群众怎么说。“无事整酒危害深,害苦亲友和乡邻,负担加重成恶性,逗人恨!”“东家老大臭德行,一年结了两次婚,生了孩子又收情,羞先人!”鹤峰城区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由该县文明办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巡回上演,剖析“无事酒”危害,群众高度认同。大家纷纷表示:“终于有人替我们说出了心里话!”可见,抵制大操大办,首先要从拒绝“无事酒”开始。



02

村规民约立规矩,红白理事会来管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规民约就是村里的“紧箍咒”,专门用来约束那些不文明行为的。罗田县三里畈镇苍葭冲村的红白事随礼户均20元,生日宴村合作社集体办,群众不随礼……这些规定写进了村规民约。有了规矩,还要有人来监督执行。红白理事会就是村里的“大总管”,专门管红白事的操办。仙桃市617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严格的操办标准:除婚丧嫁娶外,一律不准操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准搭建小舞台和彩虹门,不准占道搭建喜棚。红白喜事宴请酒席一律不准超过10桌。这样一来,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避免了攀比浪费。丹江口市财神庙村更是建起了“三善堂”,提供给村民在里面操办红白喜事,村委会只收取场地、碗筷、桌椅的租赁费和水电费,最多不超过500元。根据村级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和“三善堂”的实际运转情况,村“两委”每年还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村民们都说:“以前办酒席是花钱买罪受,现在是方便又实惠。”天门市还推行了村规民约积分制,制定了惠民措施,积分高的家庭可以优先享受。恩施州8个县市开通了“无事酒”监督举报热线,发动群众监督,让违规操办酒席的行为无处遁形。



03

“人情味”不等于“人情债”,

互帮互助促发展才是真时尚

有人说:“农村人最怕的就是‘欠人情’。”其实,“人情味”不等于“人情债”。真正的“人情味”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而不是用礼金来衡量的。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组建“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张富清先锋队、文艺志愿服务队等,在山区乡村探索形成农活一起干、公益一起做、困难一起帮的农村互帮互助新模式,“人情味”十足。利川市毛坝镇沙坝社区“利川红”文艺宣讲队在街头进行抵制“无事酒”宣讲,教育引导亲朋好友不参与“无事酒”,既减轻了人情负担,又树立了文明新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村民们也深有体会:“以前办酒席是比谁家排场大,现在是比谁家节俭,谁家勤劳致富发展好,风气变了,生活也轻松了。”



抵制大操大办,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党员干部要带头,群众要积极参与。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拒绝“无事酒”,遵守村规民约,支持红白理事会的工作,共同营造文明节俭、和谐美好新风尚,让“人情味”回归本真。

好啦,下期咱们接着聊。





欢迎关注“文明湖北”视频号

湖北文明网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品:湖北省文明办、湖北文明网

责编:何霄

二审:李克伟

三审:邓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