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书
《三体》几乎帮我建立了一个更高维度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一格接一格,不停向上跳高。火发明的时候,世界跳了一格;原子能发明的时候,世界又跳了一格。
在高维度的三体人眼里,钻木取火和航天发动机没有本质区别,都在同一个维度。就像他们对人类说的那句:你们都是虫子。
所以,我深切地体会到:要花时间,把一个事情想清楚,需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问题。我总结为——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比别人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想方向,比别人更凶狠地执行。
当某个现象发生时,一定有某种规律。CEO必须要透过现象看规律。千万不要认为这家伙就是运气好,富二代,会营销。如果简单这样看问题,很容易变成一个批判者,而不是创业者。别人强了,一定代表某种规律。有时候我们总结为运气,本质是因为抽象不出规律,只好说是运气。
一家公司从一开始,就该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并且知道该怎样做。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最开始并不一定知道,但可以通过提取规律,不断加强这种战略的思维。姑且称之为,一个CEO的战略修养。
问题来了,什么是战略?以前,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当时填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没错,这个说法在工业时代比较重要。几万人的大公司,组织一旦脱节,战略就实施不了。但也有一个问题,它会把战略方向与执行力放在同一个维度思考。
但战略和执行力同样重要吗?答案是不一样。一旦你认为同样重要,创业者就会愿意花时间在执行力。因为绝大多数创业者就是执行力超强,于是在执行力上,就会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但很快,他们又开始在方向的选择上犯迷糊了。最可怕的是,他可能在一个不正确的方向花了太多精力。
苹果前CEO斯卡利提了一个词叫(zoom in)抽象和(zoom out )聚焦,前者指从战略高度看整个行业方向,后者指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世界少有把这二者完美统一的人。
创业要解决的,就是开放性的环境下,找到方向。这方面,美国公司强很多。因为美国的教育背景鼓励个人开放性思考,而我们从小做的就是封闭型题目,题目答对就行。开放性和封闭性对人的思维锻炼,不可同语。前者强于方向,后者强于执行。而今天的大环境,执行已经被认为很重要的前提下,方向反而成为我们最缺的一环。
我并不是说,执行不重要。执行只是基本功。在执行非常重要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战略这东西确实太虚,不容易想清楚,脑海里沙盘推演自然就少。太少之后,整个公司容易被执行,带进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方向。你原本以为自己在做什么,结果发现实际做的另一回事。
回到起初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战略?我重新修改了那个公式,我认为,战略=(方向*10)*执行力。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乘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里,变成想清楚的战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执行力也是战略的一部分,但好的战略,不依赖于好的执行力。
创业时常有一种错觉,靠执行力就能取胜。几个哥们很努力,大家很有经验,最牛叉的人,肯定没问题。这个话其实是错的。你绝对不是最好的人或最有经验的人。如果相同领域大公司跟你竞争,它有更强的资源招到比你更好的人。
我们当时创业做安全,算是整个行业足够有经验了。那个时候,360蒸蒸日上,上市后迅速成长,行业里最好的人都能拿到。你发一个版本,它一两分钟内就出一个新版本。还找最好设计人员,用最多的宣传资源,再向所有的用户广播说,它是最先做的。它把全国人都叫醒了,而你只是在一个小山头,叫了一下而已。遇到这种事情,你基本无计可施。执行力好,也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执行力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大言不惭,说巨头不重视,想不到,不这么干。如果你把公司的创业,建立在人家想不到的基础上,那太难了。你怎么证明他可能想不到?
当时我们做毒霸,几乎集全公司的力量,但就是追不上去。执行力比不过,只能不停创新。你做一个,他抄一个,还比你更好。后来我想明白了:在PC,尤其对手视野范围之内的任何安全创新,你都是打不过的,反而变相成为别人的产品经理。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大公司面前崛起了,但一个公司在它核心领域的战略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你要想大公司真的笨吗?还是他们没有用真正的执行力打你,或者那只是一个边缘的旁支业务?
这些都要想清楚。战略思考,不能只是虚无地想,要结合执行力、团队能力、你的位置、确切打法等等。想清楚之后,开启一场战役,才能胜券在握。
再强烈推荐一本书叫《商战》,它其中有句话——一个优秀的将领一定不依赖于他的士兵的优秀。你要知道,当士兵人数足够多的时候,你的士兵的水平和对手士兵的水平,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一个将领要依赖士兵的优秀去打赢这个仗,他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一个优秀的将领是拿一群很差的士兵,还能打赢这场仗。我一直认为,带领普通部队也能打胜仗的才是名将。优秀的战略是在开战之前,就有七分胜算。
创业者通常喜欢讲一个大的未来,这个大未来往往脱离执行。不要以为小米就是找到一堆牛逼合伙人就成功了,小米做事前就想清楚了战略。《参与感》里讲过,小米的一张海报都要反复修改无数次,因为这张海报要发布给几千万用户,那这张海报就是战略的一部分。如果海报做得很差,所有东西都卡住了。
那么,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张海报做得更具穿透性?如果没有能力,这件事就不能做,就不是好战略。好战略,就是它能做下去。把执行力当作战略的一部分,把关键性的执行点,作为战略范畴考虑进去,这也是CEO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点。
创业以来,我有一个感触,创业一定要瞄准未来,瞄准一个可能会发展起来的,看上去也许有各种各样不成熟的市场。不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用成熟的方法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拼搏。
太依赖执行力是创业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很强,我很努力,我不睡觉,我能吃任何苦,但这些东西不如对未来的预测重要。创业者既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
我读《紫牛》这本书,大概读了有十几年了,这本书上有段比喻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如果你去北欧,看到许多巨大的奶牛你会觉得很新奇,但当车在山上穿行几个小时之后,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巨大的奶牛,你就昏昏欲睡了。如果在那漫山遍野的牛群当中出现了一头紫色的牛,那个印象肯定会让你一下子惊醒并且牢记一辈子。这就叫做独特性的重要。
在这个大众创业的时代,如何找到独特定位才是你崛起的关键。你这条牛长多大没有意义,独特性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说,创业的本质是找到紫牛。
我也有一点「独特性」的概念,我们不做卫士只做毒霸。日活量从原来的四五百万涨到了四千多万,每年都增长150%,但是追到数字公司的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时,就上不去了。
这时我发现,在别人的阵地上,根本没有机会形成一个超越。所以我当时就想了很久,如果中国这个市场我实在打不过,干脆做全球市场吧。我当时说服自己就只有一句话,就是我可以在这个市场拿第一。除了差异化独特性,紫牛还有极简目标和All in的特点。
极简目标是什么?如果一个目标用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不能描述清楚的话,这个目标就必须重新思考。
我们想国际化最简化的点就叫清理。不是Security,不是Antivirus,就是Clean。因为在Google Play上Clean这个词的搜索量是Antivirus的2-3倍,却没有一款好用的Clean的工具。
雷总(雷军)说All in,找到这个极简的切入点后不要犹豫,要全力以赴。创业最大的成本不是钱,不是人,而是时间成本。时间一旦失去就没有机会了。想清楚了这个点之后,把你能够动用的所有的资源全力以赴地扑进去。
我曾思考过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我联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后来,我读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心有戚戚。作者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发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变得更强大。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
我认为安全感的本质,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记得有人问过我「上市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内心的所谓安全感,面对这个世界时,内心的想法没有了那么多限制。
每个人心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是安全感的奴隶?就是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内心真正的强大。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变成了受害者,这就叫「受害者心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世界不公平,充满了各种问题,作者把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个受害者最愿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人生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的第一个法则叫推卸责任,保住面子。一切问题都不关我的事,不是我的错。
受害者天堂的第二个法则就更进一步了,叫安心做坏事。在职场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老板太变态,太不理解我们,所以我这样就OK了。
受害者天堂的第三个法则叫:分享凄惨故事会。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比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成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就觉得可能有人会看望他一样。他们在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实核心就是自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社会就是不那么公平的。但这并不影响你在社会上快乐地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掌控者?
不妨先进入一种诚实的思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负全责。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做一种心理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再做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自己改变,你能否做出一个更好的结果?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你就是认为自己以前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
回想和徐鸣(现任猎豹移动总裁)创业的时候,我们两人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没做好,哪件事情还可以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以前认为这是个好简单的问题,后来和很多人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否定自己,那个过程很痛苦,需要不断抛弃过去的自己。
如果你觉得世界不公平,可能本质上还是你不够强大,你还没有做得足够好。
其实,人与人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与其说智商的差异,还不如说是思维的差异。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但至少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改变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重新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点什么。谁没有痛苦,谁没有纠结?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之中。只要你愿意用一种掌控者的心态,去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会感受到幸福。
第四本书
还有一本书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我过去见人就送。生活当中穿插着很多摆在你面前的事,以及非常值得去做的事。你只要花几分钟认真思考一下,就与你瞎忙着处理一些事情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就个人而言,思考的核心在于:当你的时间成本一样的情况下,你怎么去反思自己做错的事情?怎么在这个方面和自己较劲,怎么把自己做的所有事情,砍掉一半你认为都不重要的?最极致的,就是砍掉90%「可以做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就是化繁为简。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做到了。这个思维模式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你要不停这么去想。在你面前,刚开始,所有事情都是一样的。核心就是两点:缩减和极致。就是不断简化,简化,再简化。大力奉行简化原则。
我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一个人和我讲很多件事的时候,我都不用听,你先告诉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有一次,一个美国同事约我在咖啡厅汇报工作,他拿了很厚一堆的PPT,我连翻的兴趣都没有。我本能知道,没有一个人有能力把一个蜘蛛网似的东西搞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我培养的思维模式就是,看到东西本能会问,简单一些是什么,再简单一些是什么。不断逼问自己。
当年雷总找到我们,说能不能把两家公司合并。那时公司刚刚创办,大概五六十人,金山毒霸大概四百人。我在想,用什么去判断,能不能保证做成这件事情?
我就说,去一趟珠海,咱们开一个会,讨论一下产品,给出点建议。然后,我们就开始讨论产品。讨论产品的会议当中,就觉得坐在会议桌的一群人,都是一群非常简单的人。大家都在很痴迷地讨论这个产品,也不是想你是一个外人,你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个,大家都是很渴望的眼神。
会议结束后,我给徐鸣发短信说,这帮人太简单可爱了,我们就干吧。这中间有非常非常多的要去考虑的因素,不管是管理控制,还是文化的,还有利益。在这个时候,我就把它归结为一件事情——我能不能找到一个相对简单的团队,用简单的方式一起干活。
我们一开始做猎豹就是找到了一把小刷子(手机清理),刷遍了全世界。当公司到了一定规模,怎么再找到一个简单的点,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题目,但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找到这家企业真正赖以生存的简单文化,让每一个人,都能保持简单的思考。
*诚挚招聘:捕手志正在招募记者岗位,工作地点在北京东城区。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小伙伴加入我们。如需了解具体的招聘信息,请在后台留言「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