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2月11日中午14点46分,深圳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称,在深圳湾、南山区粤海街道的悦府二期1栋发生了爆炸。
据现场情况显示,这是一起巨大且高空位置的燃气爆炸,有引发火灾的迹象。有受害者从高层坠落到二楼的平台。事发地点离华润大厦很近,在附近写字楼也能清晰看到爆炸场景,还有可能有碎物崩落。听说事发前一天,业主群里就有人报告闻到燃气味儿,并向物业或燃气部门反馈了,但好像一直没及时处理。
这次事件救援画面已有不少人看到,目前也有很多讨论声。
我谈这个事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今年3月13号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小张各村也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燃气爆炸,我当时还专门做过一期节目。
在此之前,像天津这些年也发生了几起老小区燃气爆炸事件。我自己就亲眼目睹过我们小区有人在二楼阳台搭了个小厨房,结果小厨房失火,好在被及时救援。我家阳台也改过厨房,所以对这样的事件相对敏感。
去年到今年,天津老旧小区的燃气事故频发,于是各种安全检查不断,有人来换燃气胶管、查表、管道,一切都是免费的,只需要签个字,但检查非常频繁。
其实在天津频繁出现燃气爆炸以前,检查也没有这么密集。最近似乎检查又不那么频繁了。但之前确实是隔一两个月就上门查一次。拿着仪器听有没有报警声、查管道、阀门、燃气表等,非常细致。
一般我们倾向于认为老旧小区、类似河北廊坊燕郊小张各村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出现燃气爆炸。
道理很简单:
设施老化、维护不到位、安全标准低,符合直观印象。
这次深圳湾出事的楼盘,我没去过。南山区很有名,悦府二期,被媒体报道每平米可能要20万,我上链家查了一下,至少18万/平。
换句话说,一个10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就价值约千万。
这在一线城市并不罕见,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地方,即便很破旧的房子也可能值几百万。但深圳湾这个豪宅算是不错的新楼盘,2015年至2018年交房,不是老旧建筑。我看了一些网上看房视频,内部装修很高档,位置也就在华润地标建筑旁边,地段优越。这就令人有点意外:高档新房也出问题?
我以前写过文章讨论过,老白姓的食品安全问题,卫生巾的质量问题。一般我们会更担心廉价商品的质量问题。老旧小区的燃气安全和建筑质量。
我们习惯性地以为昂贵的东西更安全,便宜的就差一些,但现实也确实有反例。
比如那年杭州蓝色钱江纵火案。当时雇佣的保姆因为欠债赌博想要放火“英雄救美”,结果酿成惨剧,把林生斌一家人烧死。当时那个小区也是高档住宅,360平的大户型,是当地的顶级房产。事后有人质疑:这么高级的小区,消防设施、水龙头、逃生通道为什么依旧有问题?
这类例子在中国并不罕见。
老旧楼房燃气爆炸频发很容易理解,可为什么有钱的高档小区也难免问题?这让人不禁怀疑:难道硬件再高级,也不一定能保证真正的安全?
再说救援手段。今天在中国,高层建筑如果真的起火了,怎么救?
这次事件看到消防水龙头的水可以喷到着火的楼梯中部楼层。如果是80层的高楼的顶部起火,消防车水枪够得着吗?高楼本身是否有完善的自救系统?
在像上海、北京、广州这样高楼林立的城市,有直升机灭火或高空救援的能力吗?国外一些地方直升机吊水灭火很常见,而中国这方面设备和预案如何?这让我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能力有些担忧。大多数人关注老旧小区,但豪宅高层的消防安全也同样值得思考。
我以前去日本旅游,看过一些有意思的设计。在中国很难见到日本那样的逃生方式和法规。日本许多阳台是公共财产,不是严格意义上你家独有的。你家和邻居家阳台中间可能有一层脆弱的隔板,上面写明在紧急情况下可打破从隔壁逃生。中国的阳台一般是各家的独立空间,彼此不连通,紧急时根本指望不上隔壁。
而日本有的阳台上还有可以打开的逃生口,里面有折叠式楼梯,可以直接往下层逃生。这样即使地震、火灾把原有的门洞堵了,你仍有逃生通道。
在中国,似乎很少见到这类的设计。
阳台大多是封闭的,想从自家阳台跑到隔壁几乎不可能,更不用说从阳台直接逃到楼下的装置。而在日本,这种设计很常见,日本是因为地震频繁。
美国老房子外侧常有应急逃生梯。
日本的阳台逃生两种方式和美国老房子的这种外置消防梯,在我去日本美国旅游的时候都曾经见过。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在旧金山唐人街看到拍的。这次深圳湾大火,如果大家看了现场视频,应该看到一位住户逃生失败,坠落的画面。据说是一位女士,很聪明的用床单绑好自己逃生,但是过程中床单碎裂了。如果这个豪宅有日式、美式的逃生设施,也许发生火灾了很多人就不会丧生和受伤了。
咱们不说中国一定要和别国一样,但至少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再看燃气安全。
日本有些新的小区,如果发生地震,家庭燃气总阀会自动切断,地震后需要人工重置才能继续做饭。这是为了防止地震造成管道破裂引发大规模连锁爆炸。中国地震没日本多,所以这种设计不常见也情有可原。但总的来说,国外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在一些方面确实更细致。
再者,美国许多家庭厨房里有烟雾报警器,中餐油烟重,一不小心就报警甚至喷淋,中国的新移民都会抱怨。但是这反过来也意味着美国的安全标准普及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