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文交通网
有观点的交通财经类交流平台;关注创新,支持创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男孩放鞭炮烧毁车辆,监护人负全责! ·  昨天  
新北方  ·  连夺8金!中国暂列第一!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赛文交通网

「低空交通」时代来临,创业者如何抢占风口

赛文交通网  · 公众号  ·  · 2024-07-27 12:28

正文

玖瑶 | 作者
YGG | 编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在低空经济的新“路”上,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经济大省的广东已经初“路”锋芒。

广东在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制造方面优势明显,凭借成熟的产业链配套、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全省无人机产业异军突起。

从市场规模看,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以大疆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50%市场份额。

从产业链完整性看,广东在原材料、芯片、零部件、动力系统、机载设备等无人机产业各环节均有布局,是少数能在本地实现产业链完整配套的地区之一。

从空间布局看,已形成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制造产业集聚区,其中广州在eVTOL和飞行汽车研制方面展现出强劲实力,拥有亿航、小鹏汇天等多家头部企业;深圳以发展消费级无人机为主要特色,形成以大疆创新为龙头、集聚1700余家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无人机之都”;珠海借助中航通飞落地,构建了完整的通航产品体系,并通过“双航展”优势促进产业集聚。

此外,华为、中兴、海格通信等企业在通信、导航设备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广东在低空地面设施制造及低空检验检测、适航等配套产业方面也具有良好发展基础。

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广东低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助推器”。

广东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开通低空客运航线

2024年5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 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区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内的各类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方案提出,到2026年,广东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和起降场、起降点,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核心区域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 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无人机飞行达到350万小时。

在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军地民”三方工作协同,共同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低空融合飞行管理事项。支持广州、深圳等市先行先试,加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完善管理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 开展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示范。

同时, 广东将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结合省内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重要商务区等布局,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 推动低空物流配送应用在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规模化落地,重点拓展跨海高值海产品运输、航运物资补给、医疗物品快速转运、山区农产品转运等场景。引导通用机场建设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覆盖全省的载重百公斤级跨地市低空物流网络。

此外,广东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 开发和推广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个人娱乐飞行等多元化低空旅游产品 ,在广东省内著名景点打造低空文旅应用试点示范,探索在有条件地市开展“一江两岸”低空游览观光,推动开通郴州—韶关—佛山的跨省文旅航线。

广东抢抓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省、市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方案”作为广东低空经济发展的总纲,明确了广东低空经济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广州全面布局产业发展,推动出台《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2024年2月1日起,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为促进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珠海市出台《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2条核心政策加快打造“天空之城”。

抢抓风口,共享广 东“低空经济”新机遇

工信部在2017年底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定为发展目标。截止2023年底,国内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更高。民用无人机近几年最大的行业应用分别在能源设施巡检和物流配送领域,二者都具有500亿美金以上市场规模,但变现难、规模化难。

低空经济想要大规模商用,需要解决低空空管、航道监测、飞行器安全等问题,也对雷达和感知设备能力提出要求。

低空经济的理想形态是,“空中的士”成为寻常通勤方式,载人、载物无人机在城市上空有条不紊地飞行。不过在这之前,从地面的起降点,到空中的监管系统,再到飞行器的通讯能力,一个立体的低空交通体系需要进行构建。

地面基础设施是飞行汽车的关键前置基础,广东各地也出台政策推进。比如《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将建设第一个跑道型通用机场,新建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以上常态化使用起降点;《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则规划了2个大型起降枢纽、44个中型起降场站、N个小型起降点。

未来,把各类飞行器纳入监管系统是大趋势,需要依靠技术、算法和数据链。

自2000年空军将航路航线移交民航管制指挥开始,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先后经历了筹划论证、集中试点、综合试点到现在的稳步发展时期。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制约低空空域飞行发展的瓶颈逐渐消失。然而,近年来由于无人机等低空飞行活动的井喷式增长,黑飞、扰航、失控等问题屡发,带来低空空域系统管理的巨大需求。

2024年 9月12日-13日 ,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指导,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赛文交通网联合主办的 第八届华南智能交通大会 将在 广州 举办,将聚焦低空空域管理、低空应用场景、低空交通等热点话题,期待您的关注。

在广东规划的低空经济蓝图里,广州、深圳、珠海是三个核心城市。政府也将率先成为低空经济智能装备厂商的主要客户。欢迎大家关注广东、投资广东,共享广东新机遇,共创美好新未来。

下一步,广东将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和应用牵引,加强“军地民”三方协同,加快低空空域改革创新,前瞻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共谋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加快构建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