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汤圆出现之前,元宵节吃啥?饺子吗……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2万元的画挖款变成刘海粟作品,价值翻了13倍 ·  昨天  
史事挖掘机  ·  伊朗往事:霍梅尼的崛起 ·  2 天前  
济南时报  ·  济南有重要发现,多张现场照片传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刘邦比秦始皇更高明之处:造就大汉王朝四百年天下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10-03 00:34

正文

关东诸侯复起,而秦二世而则亡,恰恰证明了 秦始皇施政的过于超前与急于求成。

秦始皇:嬴政

关东六国,齐楚燕赵魏韩,他们不是五代十国、不是王世充窦建德,不是张士诚陈友谅那种军阀政权,而是 有几百年历史、有自己统治精英集团,形成了自己独立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真正“国家”。

所以才能动辄动员超过十分之一人口,出兵数十万鏖战,类似于近代国家的总体战,远非后世那种一战即亡的割据政权所能比。

因此, 要吞并与消化这样的国家,是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比如赵国贵族集团在汉朝建立之后的表现,就证明了他们其实并不十分在乎,坐在赵王位置上的,究竟是赵歇这样的故赵国王室,还是乱世豪强如武臣、陈余、张耳张敖父子,还是刘邦的儿子刘如意。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一统王朝之下,赵国的国家体系依然存在,他们作为赵国统治精英的地位依然存在。

秦始皇不行分封制,不分封自己子孙为王去统治六国旧地,等于是让本可以通过效忠于这些秦朝皇族,从而间接效忠于大秦天子的六国精英集团,都彻底被砸了饭碗。 砸人饭碗如杀人全家,他们怎能不反?

这才是秦朝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秦朝短暂统治即灭亡,证明了没有同姓宗王分封来过渡, 想在广大的关东大地,一步到位到郡县制,是不可能的。

刘邦比秦始皇更高明的地方,恰恰就在于他的妥协与顺应时势,“开历史倒车”,一边以继续郡县制治理秦国故地,一边分封自己子弟为王,君临六国故地。

汉初分封图:土黄色为各诸侯国

通过近百年时间,消化各国的精英人才,容纳进新王朝的统治中枢上,等到汉武帝时,各诸侯国的国家意识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齐赵楚国的民众们,都有了身为新的大汉王朝国民的身份共识了,自然就有推恩令来削弱诸侯国,实现真正大一统了。 两汉王朝故得四百年天下。 这正体现了刘邦的远见卓识,是“ 上善如水 ”的大智慧。

汉高祖:刘邦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做法。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汉初的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 郡国制 ”,很好适应了当时形势,稳定了王朝政局。汉武帝的 推恩令 ,也只有当关东各地的民心与民族意识都消化干净了,才能实现。若放在汉初,就是无根之萍。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宗王联合起兵作乱的事发生了两起。一次是吕太后死后,齐王系刘襄、刘章等诸王起兵,与中枢的功臣集团里应外合,直接宣布刘邦的嫡系子孙:惠帝一支是“非刘氏子”而灭绝之,然后功臣集团又选代王刘恒为新天子即汉文帝,并联合其他担忧齐王系势大的诸侯,把齐王系诸王分而制之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