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8日,清年阁的第一条视频上线,目前点赞量已经突破51万,主人公是2023年黑龙江省理科状元金泽涵。
“彼时,我们只能到处寻找能来讲课的学霸。金泽涵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录制视频。在相处中,他十分真实,与我们志同道合。这是一场打破教育壁垒的行动,泽涵从小就一直有这个想法。他不止自己学习好,也想让周围的人都学习好。”张博宇说。
金泽涵选择了分享物理和数学两门课程。他在图书馆熬了好几天,除了自习就是准备视频内容,最终完成了7期内容,涵盖拉密定理、巧用二面角公式、如何巧算复数的模长等。
·金泽涵(右)讲课的视频。
为了营造反差感,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决定在轻松随意的场合里拍摄视频。第一期视频选定的场地是张博宇的宿舍,“不需要预约,整个场景的布置也可以随心所欲”。
场地有了,那如何把枯燥的知识分享视频拍得有趣?
一个人坐着讲课,很难让人坚持看下去。刘紫绵想到一个好方法,“不如我坐在旁边表演听课”。
于是,在第一条视频中,金泽涵分享如何巧妙利用量纲法做选择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物理中比较‘耍赖’的方法……”
刘紫绵坐在他身边,戴着墨镜,手捧一本《量子物理》教材,边“耍帅”边听课。
“紫绵在旁边轻微地搞怪,不仅能吸引大家观看视频,也能达到‘严肃的娱乐’,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干货。这种视频风格也一直延续至今。”张博宇说。
·刘紫绵在视频中出镜。
渐渐地,刘紫绵成为清年阁视频的“水印”。每期视频开头,他会介绍本期的学霸老师,之后由嘉宾讲解自己在优势学科中的经验和技巧。
视频下方,通常有不少网友围绕本期知识点进行探讨,也有很多网友在线“点课”——“能出一期雅思课程吗?”“什么时候讲政治课?”还有已经毕业的网友们感叹:“虽然已经工作了,但还是喜欢看清年阁的视频。”
一次,一名来自县城的高中生家长给清年阁发私信,称希望孩子有机会和主创们见一面。她的孩子3岁时就确诊了儿童糖尿病,一直努力生活着,经常看清年阁的视频。她非常感谢清年阁的分享,想通过见面让孩子知道,“只要不断努力,总有能实现的梦想,能到达的未来”。
收到私信后,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和这位母亲取得了联系,邀请母子来到清华校园体验大学生活,还面对面交流,给了孩子很多学习方面的建议。
“点亮青年眼里的光”
清年阁的创立,始于咖啡馆里的一次对谈。
彼时,张楚建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学专业。从小,他受到父亲创业的影响,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
·张楚建。
上大三后,课业压力变小,张楚建“觉得不能摆烂,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于是想从创业成本较小的自媒体入手。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发小张博宇。两人都来自吉林长春,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同一所学校。目前,张博宇是清华大学行健书院的学生,双学位在读,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力学和航空航天工程。
张楚建向张博宇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清华对于公众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优良的教育资源。我想,最开始可以先从知识分享的角度入手,给大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等真正的干货。”
两人一拍即合。
·张博宇。
“当时,我周围很多人处在考研或其他压力中,并不清楚自己未来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张博宇说,“我想到自己的两个妹妹,因为老家教育资源有限,竞争压力大,高考前她们都有一些抑郁倾向。我希望能为教育体系的改变做出一些努力。”
既然要做短视频,那就要找一位“专家”。张博宇想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同学刘紫绵。两人相识于年初一场在冰岛做义工的社会实践活动。
刘紫绵是典型的“斜杠青年”,曾经多次参与支教,自己创立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拥有百万粉丝。交流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入这个短视频项目。
·刘紫绵。
说干就干,三人相聚在清华校园里,用了整整一周不断头脑风暴,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如何抓住教育资源,让大家快速捕捉到我们的想法?”
即将高考,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决定先做“高考学院”,搜寻校园里的状元学霸们来教学。
“在内容方面就是分享高中学习中最有心得体会的一些妙招、好方法,帮助大家提升效率,同时还要适应短视频平台的规则,把长时间的课程打碎,让课程变得有趣、精致。”张博宇说。
张楚建有剪辑经验,负责账号搭建、视频剪辑和主页设计等工作。因为有自媒体创作经验,刘紫绵负责出镜串场、联络资源和构思视频创意。张博宇在清华里人脉广,又擅长摄影,便负责拍摄和联络学霸。
·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在拍摄清年阁的视频。
很快,清年阁账号诞生,简介就是“点亮青年眼里的光”。“清华加上状元,这样的IP做免费公益分享,既能获得关注,又能真正对大家有益。”张博宇说。
青年们有很多选择
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三个人性格不同,有人是“急性子”,有人很沉稳,但都“爱折腾”,是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因为清年阁,他们成为关系紧密的事业伙伴。
张楚建小时候曾看过硅谷创业之父罗·格雷厄姆的《黑客与画家》一书,“对创业一直都很有兴趣”。
大学学习心理学后,他意识到这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而合作是人类的基础。
·张楚建(右)和张博宇。
“如何合作?这也是我创业想探求的问题。”张楚建说,“我很幸运,遇到了博宇和紫绵两位这么合拍的伙伴,感觉每一步都在做有价值的事情。”
和张楚建一样,张博宇同样对创业很感兴趣,是清华大学创业协会理事,做过一些科技类的创业项目,还是院足球队和校篮球队队员。
“进大学后,我一直接触清华校内的各种创业资源,依据创业表现来规划自己的成长。最开始可能想做一名CEO,去管理、统筹资源,后来想去读博士,成为一名技术专家。我一直都在跟随内心的想法做选择和规划,所以很少焦虑。”张博宇说。
·张博宇。
刘紫绵2020年考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曾去过内蒙古、山西和甘肃等地支教,发现“这些地方的学生对于获取知识有很大的热情和渴望”。这也成为他加入清年阁的原因之一,“能快速帮助到更多人”。
大三时,刘紫绵已经快修完学分,但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于是,他申请休学一年,去寻找更多可能性,参加了剑桥大学的创业营、做净水器项目、四处旅游交朋友......也是在这时,张楚建和张博宇找到了他。
清年阁创立距今半年多,粉丝已经突破120万,在运营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
过了高考季后,粉丝的增长速度放缓,这引起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的思考:如何把内容做得更加系统化?如何真正做到更加优质的内容分享?如何更加敏锐地捕捉大众关注的热点?
·刘紫绵(左)、张楚建(中)和张博宇。
面对各种问题,三人经常交流,在相互影响下,心态变得更加平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所谓流量或者瓶颈,一切都会随时间过去。”张博宇说。
他们一同经历,一同成长,对账号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做出一份内部的“白皮书”。
“比如如何设计讲解过程,是否应该先提出知识点,整体时长要控制在几分钟之内,什么时候讲例题、介绍干货等,还有一些往期的样例,我们都会提前分享给学霸。”
影响力逐渐扩大,清年阁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人会给我们发一些私信,有人夸我们讲得好,也有人把我们当成树洞,倾诉烦恼,比如在高中时期的困惑、现阶段遇到的难题等。”张博宇说。
不过,张楚建、张博宇和刘紫绵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帮助更多人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刘紫绵(左)、张博宇(中)和张楚建。
“青年不只有学习。除了在高考中获得人生价值,青年们还有很多选择,我们设立了艺术学院、宇宙学院和AI学院。艺术学院追寻爱与自由,AI学院涉及人脑接口等领域,宇宙学院更加硬核,探究火箭、火星等。未来,我们希望探讨更多话题,不止于高考。”
编 审:苏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