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贾跃亭的乐视倒下时,业内人士就猜测有“乐视学徒”之称的暴风集团,可能步后尘。
昨晚(12月2日),暴风集团发布《关于人员流失的提示性公告》,直言暴风集团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目前公司高管除冯鑫外,已全部辞职,协助信息披露事务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已经辞职,公司目前仅剩10余人。
由于资金状况紧张,公司存在拖欠部分员工工资的情形。
偌大的集团,如今老板被抓,仅剩十名员工,暴风影音APP下线,官网无法打开。
暴风影音,是很多8090后青春时的记忆。
曾经的播放器种类繁多,不像如今被腾讯、优酷和爱奇艺三分天下。
以前有快播,有土豆,有风行,有迅雷看看,有百度影音,有暴风影音。
时至如今,倒闭的倒闭,被并购的被并购,暴风影音也已经下架了。
暴风影音不仅是很多人的回忆,它还在资本市场创造了股市神话。
2015年3月暴风集团上市,发行价7.24元,此后40天里,创下了36个涨停板,股价最高达到了327元,市值一度突破408亿元,风光一时无两。
现如今,人去楼空。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披露,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51号的首享科技大厦,大厦1层的大屏幕上企业名单中已没有暴风集团。
物业表示,公司已搬走。
冯鑫被捕后,套现的套现,撂挑子的撂挑子,连披露信息的证券事务代表也辞职了,逼得深交所10与31日连夜发文,要求暴风集团赶快招聘高管,确保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股票虽然还可以交易,但市值仅剩下10.78亿元,股价已跌至3.26元。
目前已经发布了《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02
从上市到400亿,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从400到10亿,也不过四年多的时间,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一个好端端的集团,为何说垮就垮了?
其实,暴风集团暴雷的祸根,早在三年前就种下了。
四年前,暴风上市,市值直线飙升,掌舵人冯鑫可谓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之后开启了大布局的模式。
上市后的暴风科技提出全球DT大娱乐战略,并在2015年完成了VR、TV、秀场、视频、文化等五大业务的布局。
2016年6月,成立暴风体育,并将中超、CBA、德甲在内的11项具有超高商业价值赛事版的部分版权收入囊中。
之后还欲收购小虎队成员之一的吴奇隆创办的稻草熊影业60%股权,包括刘诗诗握有的12%和赵丽颖握有的0.6%,如果交易达成,刘与赵可分别获得2.16亿元和1080万元。
但因为溢价过高,交易被证监会问询,被最终否定。
也正因此,吴奇隆、刘诗诗和赵丽颖等明星,才免了如今被套牢的风险。
此番受阻并没有阻止暴风的吞并之路,2016年暴风布局VR和体育业务,一方面打造暴风魔镜,另一方面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
如今回看,正是这二者成为了引发暴风集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导火索。
暴风魔镜VR业务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据了解,当年暴风魔镜就开始裁员,进行战略调整,但最终也没能调整过来,成为了暴风集团业绩的一个拖累。
冯鑫本人曾与投资方中信资本签下对赌协议,表示如果暴风魔镜没有在2020年实现上市,则由他个人进行兜底回购。
对赌失败的冯鑫,后来自掏5000万偿还,由于股票被质押,剩下的4000万无力偿还,最终被中信资本申请冻结了冯鑫327万股股份。
而关于收购MPS,更是暴风集团一大败笔。
2016年,暴风集团与冯鑫又签署了为光大资本投资的兜底协议,与光大资本合力拿下了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65%的股份。
表示一旦完成收购,就将MPS注入上市公司,而光大资本又为优先级合伙人兜底,承诺了35亿元的差额补足义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次暴风集团和光大资本都被收割了。
暴风与光大资本合力收购MPS后,MPS原创始人淡出了公司经营,甚至另起炉灶,另一方面,MP&Silva在日益激烈的体育版市场竞争中步步败退,官司缠身。
最终MPS于2018年10月破产,留下一地狼藉。
因为破产,暴风集团无法完成兜底协议。
光大资本去年已经计提了14亿元负债,净利润骤降11.14亿元。
而签署兜底协议的暴风集团与冯鑫,则被光大浸辉、上海浸鑫索赔7.5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VR与体育业务接连失败的背景下,暴风的另一个业务暴风电视,也不顺畅。
暴风之前效仿乐视,以价格换市场的方式,抢占电视市场,有人估算了一下,2018年暴风电视卖出70万台,平均每卖出一台亏损1055元。
各种业务,不是失败就是亏损,最终造成暴风集团去年净利润亏损1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