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伙伴「改头换面」的方式都是do头发,染烫护理一条龙
。
有
人去理发店,有人在家diy。
毕竟家用染发产品产品多样,用起来也不麻烦,小小一盒里不但有必备的染发剂,还有各种围兜、发梳、面罩、手套等工具,恨不得帮你在家开一个小型理发店。
但是啊,魔镜必须得在这儿多啰嗦一句,染发剂出现过敏、刺激等问题的发生率还真不少。今天咱们要讲的就是
「焗油染发」安全问题
。
一份老数据,2017年我国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收到
染发类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2
688份
:
小小染发剂,竟然「威力惊人」?之前魔镜在医院接诊的患者,还真的有因为染发导致
严重「过敏」表现
,面部、颈部出现瘙痒性的红斑,面颈部整个水肿起来,硬生生在医院住了2周才出院的。
爱捯饬头发的兄弟姐妹们,赶紧往下看吧。另外,也不要忘记
分享给爸爸妈妈
看一看,潜伏在这些日常染发用品里的健康隐患,可真不少呢。
讲到染发,不得不提一下染发剂本身。
目前市面上根据染色剂配方和附着时间长短,一般分为
暂时性、半永久和永久性染发剂
。根据染发剂所用原料,可以分为
无机染发剂、合成染发剂和植物染发剂
。
暂时性染发剂
只停留在头发表面,起到暂时性染色作用,不牢固,洗发水可清洗掉,半永久性染发剂中一般不加入氧化剂,渗入皮质层内没有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一般保持半个月或稍久,家用diy产品多是这两种产品;
永久性的
所使用的染料分子小,亲和力强,可以抵挡多次洗发带来的颜色减退,危害相对更大一些,持续时间一般一年,这是理发店常用的种类。
而根据原料分类,
无机染发剂
主要用于白发染黑,成分多含铅、铁、铜等金属化合物,可与头发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铅使头发染黑。此类染发剂由于其
潜在的毒
性
,已被多个国家禁止使用。我国对于染发产品中铅的含量也有限定。
合成染发剂
最为常见,通常用双氧水破坏头发黑色素,使头发脱色,然后用对苯二胺等中间剂将各种颜色附着在头发上,
对苯二胺是一种已知的致敏源
,属于芳香胺类化合物,是引起染发皮炎的元凶。
此外,近年来在市面上所谓的
「纯天然植物提取成分染发剂」
也是层出不穷。这到底是实力派还是假噱头?
「纯天然」产
品真的靠谱吗?答案很显然。
个别产品安全性有待证实,且很多
号称纯天然的染发剂里仍有化学染发剂的成分
。部分含有
「海娜花」成分的纯天然染发剂
,已被国家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禁止销售
。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
而染发剂的「三无」产品、制假售假是各个地区食药监局积极查处和规范的问题。
频繁、长期、大量染发,对于头发、甚至身体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经常有人抱怨,染完头发头皮发痒、头屑增多,一甩头发漫天飞「雪」。
久而久之,头发还有粗糙、发干等问题,甚至频繁脱落。
一小部分人
染发没多久就出现头皮弥漫红斑水肿
。
染发的危害,最常见的是头发干燥,粗糙,甚至脱落。这是因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和金属物质渗透进头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小皮,发生了过氧化反应,毛发中起到连接作用的二硫键断裂,导致
头发干燥、断裂甚至脱落
。
部分人群还有染发相关的
皮炎问题
,主要是因为对苯二胺会引起部分人群头皮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甚至水肿,
对苯二胺是一种强致敏原,5%的染发人群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
。
短时间大剂量接触苯二胺也可导致
急性中毒
,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因此,我国现行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最大允许浓度为6%,而欧盟则降至2%
。
至于最害怕的副作用,染发剂是否会致癌,目前还没盖棺定论。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认为早期的一些染发产品,由于含有一些特殊的芳香胺类而在动物身上可致癌,但是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整改之后,后期的染发产品成分上做了变动,修改后的成分是否直接致癌尚无定论。
曾经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理发师患
膀胱癌
的机率增加;但是很多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在染发剂与癌症相关性,尤其是
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
上得到一致性的结果。部分研究支持二者相关,部分研究不认为染发剂会增加患癌风险。美国某大型染发人群追踪调查显示,
染发者比非染发者患白血病风险高3.8倍
。
向左滑动,查看文献
▲图片来源: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说了这么多,其实
最有效的避免相关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方法就是不染发
!
尤
其是老人、孩子、准备当妈妈或者已经当妈妈的女性,容易过敏或者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但是,如果不可避免需要染发,如何做到有效护理及预防相关危害呢?
1.
选择正规、合法渠道购买染发类化妆品
,查看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净含量、成分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生产许可证号、化妆品批准文号/备案号等信息。
2.使用前应详细
阅读产品说明书,建议进行皮肤测试
,染发剂和氧化剂的配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配比要求,保证各成分能够有效中和。
3.如果之前发生过染发类化妆品
不良反应
,避免再次使用相同产品。
4.皮肤测试,一般测试部位建议为耳后皮肤,
取少量混合均匀后的染发产品进行测试
。自行测试难以判定时,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咨询。
5.使用时,
避免皮肤破损部位,面部、发际线皮肤涂抹保湿霜或凡士林,佩戴手套、耳套等防护措施
,染发剂用量不宜过多。
6.如染发产品不慎入眼,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7. 染发2天颜色固定后,记得
多次清洗
,尽量
不要让染发剂残留在头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