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在论坛上建议,国家把氢能纳入国家的能源战略体系,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当中的定位,特别是要开发氢能和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互相补充的全套体系。
1月10-1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
本次论坛以“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为主题,探讨及回应产业关切的问题,寻找今后3-5年产业调整的方向及路径。
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郭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建秋、壳牌亚太区氢能业务开发总经理陈肇楠、福田汽车客车开发总工程师兼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秦志东等发表了主题演讲。
▲
来源:盖世汽车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在论坛上建议,国家把氢能纳入国家的能源战略体系,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当中的定位,特别是要开发氢能和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互相补充的全套体系。
万钢提出,要协调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并建议从坚持战略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布局、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标准先行、扩大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来推动产业发展
。
万钢表示,
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上加强国际合作
。目前我们在科学研究上已经有很好的沟通交流,校企合作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企业间还没有实质性合作,所以要加强这方面合作。
▲
来源:盖世汽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在论坛中表示,氢燃料电池动力更适合长途大型高速重载替代柴油机,锂离子电池更适合替代汽油机。
欧阳明高表示,车载储氢有瓶颈,成本、体积,还有加氢站的瓶颈,量不够,到2035年怎么也得要50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经济性必须降到30元/kW以内。如果基于当时可再生能源电价0.15元/kWh,风电、光伏,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期待我们可再生能源电价的下降,现在可再生能源电价最低在0.24元/kWh。
总体看,氢供应总量反而不是瓶颈,面向汽车应用的氢能战略要简化、要聚焦,那就是绿氢。只有绿氢才有合理性,灰氢不具备合理性,无论从哪个角度,严重质疑。
如果是绿氢,氢能制取很简单,就是电解水。10%的弃电就可满足2025的应用需求。副产氢过渡性是可用的,氢能储运也要发挥绿氢给我们带来扬长避短的机遇,我们是高压输电很厉害,但是氢管道是很弱,所以长途输电比输氢好。
欧阳明高建议,主攻绿氢,创新引领;突破瓶颈,示范先行;安全为本,有序推进。
▲
来源:盖世汽车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郭英
在论坛中表示,希望领导继续关心支持氢能张家口建设,为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郭英表示,应推广氢能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氢燃料零污染的优势,在交通、市政、旅游以及微电网、多能互补、分布式热电联供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特别是为冬奥会提供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形成多点开花、特色鲜明的氢能应用新格局。
▲
来源:盖世汽车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
在论坛中表示,从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的规模上看,近3年我们已生产5500辆燃料电池汽车。
其中,包括2017年的1000辆,2018年的1500辆,以及2019年的3000辆车,大数据上来讲已经完成我们第一阶段目标的里程碑的数据。
王贺武认为,
短距离、分布式的制氢目前是能够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对氢的品质的要求,也能够接近到成本的要求
。
▲
来源:盖世汽车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建秋
在论坛中表示,跟纯电动相比,短途的纯电动重卡开始产业化了,燃料电池瞄着三百公里以上重卡的使用范围。
以五百公里为例,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液氢储供系统的重量大概是2吨左右。如果要跑五百公里,电池要一千度电,对应的重量是6吨左右。
李建秋表示,非常认可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带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就是绿氢的制备。
▲
来源:盖世汽车
壳牌亚太区氢能业务开发总经理陈肇楠
在论坛中表示,除了乘用车,氢的高能量密度使它特别适用于卡车、火车甚至船舶,可以远距离运输重型货物。
所以,在美国加州,壳牌正在和丰田和肯沃斯卡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三个大型加氢站服务于氢能重卡。其中一个站将使用由沼气制成的氢气。
陈肇楠称,在壳牌德国的莱茵兰炼油厂,
公司正在建设目前全球最大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厂,年产氢气1300吨
。
陈肇楠为氢产业发展提出以下的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