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支H5让整个朋友圈都颤抖了!大家就像着了魔一样的抖来抖去,如果你还没看到的话,就赶紧来补补课吧,网站链接如下:
很多人看完这支H5都十分感慨,他们说:
看看人家多会玩,看看人就做的多好,H5就应该这么做,就应该这么玩!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咱们还是先从实现方式说起吧:
这支H5的实现方式和技术亮点
现在大家看H5看多了,也就能分辨出实现方法了,这支H5你稍微观察下就会发现,网站的主要内容还是视频,但不是那种傻呆呆的从头放到尾的视频,而是有多种交互穿插的混合内容。H5的静态部分采用的是序列帧动画,像是首页一闪一闪的效果,还有4段内容开头的启示页的动态效果,都采用了序列帧动画的实现方式。
首屏动态效果
首屏动态分帧动
而具体的内容,就是视频了,该作品的内置视频一共有4支,分别是四段Mv动画,而长度都15秒左右。
四段动画以随机的方式出现
4幅名画所绘人物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4支动画加起来的总长度也就1分钟,总体量也没有超过10MB。也就是说,每段视频的大小都在2~3MB之间。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H5在大多数机型上不会卡断,也不会耗费太多流量,并且用户能很快的看完内容,并且不耽误用户的时间。
就视频的处理方式来说,该出品方,真算得上是移动端的行家了,这活儿干的挺利索。
这支刷屏的H5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小呆下午在看到作品刷屏时,实际当时的内心是矛盾的,就内容而言,这支H5的叙述方式有强烈的反金鹰文化特性,它利用极强的视听冲击调侃了人类艺术领域的诸多文化经典,而这种调侃又和廖人帅的MV
《Dust My Shoulders Off》
视角截然不同,前者是在试图演义经典,而后者却在颠覆经典。
荣获国际大奖的MV《Dust My Shoulders Off》
这样的形式固然能博得眼球,可以引起关注,但在这样的“哗众取宠”下,这支H5对你的品牌真的合适么?
H5内置视频片段
H5内置视频片段
聊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把视角转移到H5的主角
抖音
身上了,那么抖音是什么?
通过小呆的试用,体验以及补课之后才发现, “抖音”是一款短视频创作性app,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musical.ly、小咖秀属于同一类产品,都是为用户提供短视频创作的辅助应用。
抖音 Tik Tok网站界面
一直以来,在Mv领域,我们都梦想着能够制作属于自己的music video,虽然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希望,但直到移动互联网兴起的10年后,我们才真正看到了实现的可能。
在2015年,随着应用Dubsmash的上线,用户终于可以制作属于自己的MV短视频了,除了常规的拍摄,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拍摄快慢、视频编辑、特效(反复、闪一下、慢镜头)等技术让视频更具特征,并且可以搭配音乐合成出属于自己的MV。这一开创性的设计,让Dubsmash成为制作个人Mv的神奇,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风靡。而“抖音”就是他在中国的小学徒。
Dubsmash
网站界面
Dubsmash搜索结果
聊到这里,小呆才忽然发现,这支H5的内容看似荒诞不羁,实际却极其考究,整支H5的四段内置视频的15秒左右长度、音乐的舞曲风格、展现的方式和内容的调性,都和其主体产品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抖音”的受众是95后的年轻一代,产品主要的互动方式是Mv创作,而主要的音乐风格又是舞曲。
也就是说,如果H5的主体人物不是名画的主角,而是普通人,那么这支H5就像是产品的复刻版,非常精准的在展现属于产品本身的特征。
如果我们从这个立意点重看H5,你会发现这看似“哗众取宠”的内容设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支H5,还有带有对《故宫淘宝》、以及《Dust My Shoulders Off》的内容以及形式的参考,但出品方对产品本身的思考与洞察更为关键。
荣获国际大奖的MV《Dust My Shoulders Off》
这么火的H5,我要做支一样的来刷屏!
相信不少甲方看到这支H5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他们马上会猴急的希望自己的代理商赶紧做个一样的出来,然而有这种想法的甲方是盲目的。
同样的形式,人家抖音做是可以的,而你做就是万万不可以的,人家做出来,能为产品增加好感度,增加新用户。而你做出来,很可能会为自己的产品制作噪音,甚至会影响口碑,为甚么这么说呐?
在创作的世界里,偷永远比借好,因为借了你要还债,而偷了,你就不用还了。
就该案例来说,刷屏、视觉风格、名画元素都仅仅是表面的糖衣,真正值得参考的是出品方对产品特征,以及内容的洞察方法,他们做了一支适合抖音的H5,而不是一支刷屏的H5,刷屏是偶发的意外,而准确的洞察和定位才是最有价值的参照点。
H5完整版视频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刷屏,你真的能记住他们么,你真的被他们承载的作品转化了么?你真的体会到了H5背后想要传达的内容了么?显然,很多刷屏级的作品,没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在用户心底仅仅留下是毫无回荡的糟波,那么这样的刷屏意义又何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