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想必大家都响应了“少出门”的号召,宅在家为社会做贡献吧?
只是人在家中坐,饭菜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该买的时候还是得出门买。
在这特殊时期,为了少出门,买菜的时候也多了几分讲究:
好吃、有营养、耐储存
缺一不可。这可让不少人伤透了脑筋。
不过别着急,小编今天就给你介绍几种“
三全其美
”的食物,帮你解决这个大难题~
别看山药口感黏糊糊的,实际上,是一种十分不错的药食两用食材。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山药具有益气补虚、补肾补肺、滋养脾胃、延年益寿等作用。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而言
,山药的黏液恰是山药最有营养价值的地方。其中的黏蛋白可以降低血脂,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甘露聚糖则有改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吃法一:
炒山药
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片,加上瘦肉、木耳或胡萝卜丝等食材炒成一盘菜即可。这样烹调山药,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吃法二:
山药粥
煮粥时加入几块处理好的山药一起炖煮即可。亦可在粥内加入几颗红枣或其他辅料一同熬煮。
土豆平时灰扑扑不起眼,其实有着“地下苹果”的美称。
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
土豆中淀粉含量丰富,可以替代主食。且其中的淀粉为抗性淀粉,这种淀粉不仅热量低,还消化慢,能维持血糖平衡、降低血脂。
此外,土豆中还含有的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吃法一:
蒸土豆
将土豆洗净后蒸熟,可直接食用,也可以捣成土豆泥后食用。食用时加上适当调料,味道更佳。这种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土豆的营养。
吃法二:
炖土豆
在炖肉时将土豆作为配菜加入,能将肉类的鲜味提升一个档次,同时土豆本身也吸满汤汁,十分美味。
吃法三:
炒土豆
将土豆切成丝或薄片清炒即可。炒时加点醋可以让土豆的口感更加爽脆,还能更好地保留土豆的营养。
《本草纲目》认为,玉米具有“调中开胃”的作用,胃口不好人可以适当多吃玉米。
玉米中的纤维素的含量是大米、面粉的6~8倍,能刺激肠胃蠕动、利于排便。
玉米胚芽更是整根玉米中的精华,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维生素E、胡萝卜素、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保存方法:
用保鲜袋装好扎紧,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冷藏。
吃法一:
煮玉米
煮玉米时保留玉米最里面那层叶子,先在冷水中浸泡15分钟再煮,水开后加入少量食盐和玉米同煮。这样煮出来的玉米,又香又甜,营养成分保留的也多。
吃法二:
玉米炖汤
炖汤时加入洗净切段的玉米一起煲煮,不仅可以增加香气,口感和营养价值也都能高出不少。
除了刚刚介绍的3种食物以外,营养美味又耐储存的食物还有很多,比如红薯、萝卜、洋葱等等,大家有机会可以一一试试。
疫情期间,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
不论是蔬菜、肉类还是水果,毕竟是从外面买回家的,中间不知道多少人摸过碰过,会不会携带新冠病毒?
能放心吃吗?
首先告诉大家,
病毒通过接触或者飞沫污染到食物的概率很低
,不用特别担心。
蔬菜、肉类、水果等食物买回家后,建议
分类摆放
在通风干燥处或者冰箱中,避免交叉污染。
蔬菜和肉类在
食用前应彻底煮熟
,不要生吃或者凉拌;水果食用前应前先
用流动清水洗净,再削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