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关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新政策,取消或下调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并对该政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文章还涉及国内消费趋势、证监会发布的市值管理十四条等内容。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取消铝材、铜材等产品出口退税,并将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下调至9%,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这一政策对出口企业尤其是优势出口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利润。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新能源等产能出清的行业的见底和发展。
*ST景峰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停牌核查,东兴证券副总被传带走调查。周五市场较弱,高位妖股可能继续全盘崩溃,科技成长股需谨慎。
周五晚,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
我绝对支持这个政策,完全没必要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电力补贴全世界。
出口退税早就应该降低了,就应该让老外多花点钱买我们的产品。国内各种补贴、压榨工人,把最好的产品廉价出口,老外反而说我们倾销。给别人便宜反而被人嫌弃,早就该改变了!
老外喜欢逼逼叨说我们倾销,那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老外多掏钱买我们的产品,我们多点赚钱,如他们所愿的让他们多掏出点自己兜里的钱。
规则是强者制定的,取消中国优势企业出口退税,提高中国优势商品出口价格正当时。
取消、下调
出口退税
,
相当于是对
出口产品提税,
对相关的制造业出海企业当然不是好消息。
有投资者分析,以锂电为例,宁德时代2023年锂电池出货量390Gwh,不考虑涨价的情况下,出口退税会减少41亿元利润,2023年宁德净利润是440亿,
这个政策会影响9%的利润
。
中短期肯定是利空,长期看会有利于新能源(锂光储)的产能出清,让行业加速见底。
我在投资圈子里多次讲了,要小心出海企业的风险,这是时代的大方向,过去极度鼓励出口,是因为的确有出口创税的需求,而现在,该更多鼓励内循环了。
据传闻,国内增值税可能大幅下调,
增值税基准税率由13%到9%,楼部长当年提出的增值税税率三并二计划,可以一步到位
实现了。对内减税,对外增税,是非常好的。
很明显,这次上面出手的思路是,国内减税的钱,用出口退税
的钱补上。
2023年全国增值税收入6.93万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收入的
38.3%;
当年
出口退税总额是惊人的
1.8万亿,占
增值税的26
%,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超过了军费
。
对出口的过度补贴,早该减少甚至取消了!拿国民的税收,变相补贴国外消费者降低外国通胀,还要被人嫌弃是倾销,真是可笑。
大部分出口退税取消了利己利他,迟迟不取消,很大原因是存在权利寻租的市场。
鉴于当下的顶层政策思路,切换成了减少对出口的过度鼓励,持续加大对内需的鼓励,我认为内需消费的品种,是值得投资者更多关注的。
--------
1
、
10月份社零同比+4.6
%,大幅高于预期的3.8%,9月份是+3.2%,8月份是+2.1%;
消费的趋势在明显向好。
国家补贴确实出了大力,我最近家里
换了不少家电,空调、电视、
风暖浴霸、
电
子
密码
锁
,都有国补;
我有朋友
把自己和父母家里的空调换了5台,电视换了2台,洗衣机换了1台,冰箱换了1台,沙发换了1个,加买了1个洗碗机。
一个人的消费是其他人的收入,消费起来→居民收入提高
→
进一步带动经济
→
拉动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这样的正向逻辑,开始初步展现了。
这是近期内需消费的一些龙头逆势走强的原因,包括绝味食品、伊利、东鹏饮料。
2
、证监会发布
市值管理
十四条,第一条开篇立意讲,“
为切实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制定本指引
”,涉及内容包括鼓励并购重组、分红回购、员工持股、信息披露、鼓励增持及少减持、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短期连续大幅下跌的应对措施等。
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利好,但力度嘛...
游资和散户比较关心的是去掉了
“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
很多人高呼利好妖股,又可以随便炒了,我完全理解这种心情,但先别上头。
不再要求公司“发布异动公告”,但可没说要取消异动监控,如果股价偏离度达到异动标准,还是可能关小黑屋的。
政策的意图,讲得很明白:促进股价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如果明显不合理,该管还是会管的。
不管理解不理解,还是只能顺从这种生态,人在屋檐下,顺势而为才是智慧。
当然啦,喜欢疯炒妖股的朋友,也别拿我说的话当一回事,免得耽误了赚钱。至于能不能真的赚钱,就各凭本事了。
官媒第一时间站出来讲散户对“股价异动规则”的解读是误读,你们要骂去骂他们吧。
3
、
*ST景峰: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停牌核查
。
这是
上
周
第二只关小黑屋的票了,
之前的一周关了一只。
我11.13日文章专门跟你们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