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明,在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增强以及日本加息后使得此前投向市场的20万亿美元的美欧资金回流日本对美国形成收割潮汐效应后,美国会隐蔽地收取铸币税,在潮汐效应下,收割一些经济结构和金融债务问题比较明显的经济体,这更会让印度经济不寒而栗,更被华尔街做空机构盯上。
背后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和日本用印钞机吃世界的路径同时出现转向,发出了一个最强的财富周期轮回的货币信号,并可能将会对印度金融市场产生“洪水猛兽”般的潮汐收割效应。
很明显,随着美日同时投下数十万亿深水弹引起收割效应后,会加剧印度金融系统的脆弱化,甚至给整个印度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印度经济、股市和金融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加快国际资金继续从印度撤出。
比如,现在印度一些财务有问题的企业就正处在被美国收割的过程之中,并可能将会成为引爆印度金融系统危机的催化剂,而美国华尔街做空机构从8月12日开始再次高调做空“印度财阀”阿达尼就是最生动的例证。
因为,阿达尼集团是印度当局着力培养的“国家冠军企业”之一,也是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透视镜,这会让整个印度经济开始变得脆弱,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快国际资金从印度撤出,特别是印度卢比在2024年跌超14%,成为表现最差的亚洲新兴市场货币的背景下。
分析表明,美国机构对阿达尼的做空和收割只是开始,在印度经济和企业的信誉面临重大考验的压力下,接下去,更广泛的印度经济可能面临衰退的风险。
近几年以来,印度正在举全国之力开始“全球制造工厂”和“工业4.0”计划,开始不遗余力吸收来自美国的资本、债务、技术、制造企业甚至人才等相关资源,印度经济好像突然变成了经济黑洞一样。
一些与BWC中文网国际团队有联系的经济学家解释称,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印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极,劳动力成本看起来也很便宜,但是这个经济体的混乱管理意味着生产率低下,劳动力参与率不足,这导致的后果是,印度的制造工厂和职能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的职能部门充满了混乱、浪费。
特别在至少还有10多万亿美元的日元套利交易的平仓将会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持续动荡之际,此前,美国向印度投下的数万亿美元的“深水炸弹”可能就会提前炸响,就会开启了收割印度经济和金融债务市场黑洞的过程。
这说明,印度过去的高增长,都是巨额美元债务堆积的,这在美国开始收割的过程中,将会加剧印度市场波动以及挤出国际投资。因为,印度经济是靠积累风险贷款和外债来扩大经济增长的,并不具备宽广的外储护城河。
这在印度应对美国和日本同时投下数十万亿“深水炸弹”的背景下,其借贷成本上升和货币持续下跌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叠加印度当经常给来到印度投资的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商企业开天价罚单,被巧取豪夺,投资政策反复无常,这也使得数量不少的明智投资者提前从印度中撤出。
根据联合国最新数据,2023年度,印度共有2783家外商选择逃离印度市场,约占全部来印度的外资数量的三分之一,且去年到现在为止,已有2万亿卢比的制造业投资撤离印度。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印度经济正在经历巨大波动和考验,这些企业包括富士康、三星、迪士尼和特斯拉等。
我们注意到,数月以来,印度制造业被外企撤资的报道层出不穷,比如,自去年以来,印度经济实行的一系列排外措施,使得包括福特、通用、哈雷戴维森、比亚迪和特斯拉等车企拒绝与印度合作的消息更是被媒体进行大量报道,这就使得印度经济可能倒退的景象进一步加剧。
目前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富士康计划将一些产业链从印度撤出后,目前正在河南招工,以扩大产能,7月24日鸿海公告称,富士康已经同河南相关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这表明印度富士康工厂从印度撤出的一部分投资和产能重新返回中国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的12个月中,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189.5亿美元,2023年为281.63亿美元,远远低于2021年的596亿美元,仅2023年的投资额相比2020年的640.72亿美元高点就暴跌了56%,且目前这种大幅下跌的势头仍在继续。
以表达对印度的投资环境、税务纠纷、限制竞争选择的采购规则、经商环境等方面的担忧,这表明印度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并不强,使得印度经济可能倒退的景象进一步加剧,而这背后则隐藏了印度经常采取激进措施扰乱经济的可能性。据悉,目前迪士尼也正在考虑从印度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