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科讯
“中国科讯”旨在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中国科学院知识服务,通过整合各种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集成学科领域重要科技进展报道以及其他科技情报产品和知识信息服务,支持用户随时阅读科研文献、便捷获取科技资讯,努力打造“文献移动获取第一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2月7日-实习日报|尼尔森+天健+招商信诺+ ... ·  23 小时前  
中金点睛  ·  中金 • REITs | ... ·  昨天  
法询金融固收组  ·  2025债券投研与风控能力提升研修班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招商银行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开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科讯

情报监测 | “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5月6日)【中国科讯】

中国科讯  · 公众号  ·  · 2021-05-08 07:10

正文




免 责

“‘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推出。该项服务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工作团队保持中立立场,无倾向性意见,所摘译内容主要用于说明科研论文本身,努力客观真实反映原文情况,起到供使用者参考的目的。工作团队摘译了某篇科研论文,并不代表工作团队认可这篇科研论文;工作团队不对科研论文中所述内容的有效性或准确性负责。由于所摘编内容都有具体的文献来源,请使用者通过文献来源线索获取具体的原始文献,并自行甄别和使用。工作团队希望进一步强调,本团队所摘译形成的文字内容不应被视为相关科研论文的全部,不应拿来作为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指导,也不应被当作既定事实在新闻媒体上报道。由于水平所限,所摘编内容不免会有疏漏,还请各位使用者谅解。

机理研究




信息名称

ACE2和TMPRSS2鼻咽表达与COVID-19呼吸窘迫的相关性

Scientific Reports 于5月6日发表了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等的文章“Association between ACE2 and TMPRSS2 nasopharyngeal expression and COVID-19 respiratory distress”。文章称,ACE2和TMPRSS2在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因子的表达水平是否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213例SARS-CoV-2阳性个体的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定义为患有需氧支持的呼吸窘迫COVID-19患者(N = 38),而对照则是患有轻度至中度疾病症状的,且在整个临床过程中不需要氧气疗法的COVID-19患者(N = 175)。采用RT-qPCR检测鼻咽拭子样本中的ACE2和TMPRSS2 mRNA水平,并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评估其与呼吸结果的相关性。ACE2和TMPRSS2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且与呼吸窘迫密切相关。鼻咽部ACE2水平的升高显示了对这种结果的保护作用,而TMPRSS2/ACE2比值与风险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MPRSS2/ACE2比值在预测COVID-19严重程度方面优于ACE2。在一个独立的COVID-19机械通气患者队列中,将鼻咽拭子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相似。这些数据表明,鼻咽部TMPRSS2/ACE2比值可作为COVID-19进一步预测模型的候选对象。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88944-8




药物研发




信息名称

MOLN的Ensovibep对新SARS-CoV-2变体保持有效中和

据BioSpace网站5月6日消息,瑞士Molecular Partners AG公司 (MOLN)宣布了主要的SARS-CoV-2抗感染分子(包括Ensovibep和MP0423)对新冠病毒的新变体的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除了先前报道的对首次在英国和南非发现的变体的抑制作用,5月6日报告的新结果显示,Ensovibep继续保持对SARS-CoV-2的新病毒变体的完全效力,包括首次在巴西、加州以及印度发现的变体的关键突变。该研究设计和结果将在研究预印本服务bioRxiv上更新。


MOLN公司通过设计Ensovibep在三个不同的地方靶向病毒刺突蛋白,创造了一种能够在病毒突变时保持效力的高效候选药物。


在该公司的1期临床试验中,Ensovibep已用于健康受试者,初步结果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半衰期为2-3 周。此外,于2021年3月在荷兰的一个中心开始了一项针对Ensovibep的COVID-19非卧床患者的单臂2期试验。第1阶段的初步结果已经决定了继续推进EMPATHY临床试验计划的决定。EMPATHY试验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的2期和3期研究,将在门诊招募2100名COVID-19患者,以评估Ensovibep在预防症状恶化和住院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加速COVID-19治疗干预和疫苗(ACTIVE-3)项目3期临床试验的一项新的亚试验中,也将在住院COVID-19患者中进行Ensovibep试验。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molecular-partners-covid-19-antiviral-candidate-ensovibep-maintains-potent-neutralization-against-emerging-viral-variants-in-vitro/?keywords=COVID-19



信息名称

APDN的LinearDNA疫苗提高了猫科动物的新冠中和抗体滴度

据BioSpace网站5月6日消息,美国Applied DNA Sciences公司(APDN)及其项目开发合作伙伴Evvivax公司宣布,在第一次疫苗接种30天后进行的加强注射,猫科动物中诱导的SARS-CoV-2中和抗体(NAb)水平(滴度)平均提高了5倍以上,试验队列的每只动物都产生了NAb。对猫科动物度列成员产生的抗体进行了抗D614G谱系功能性SARS-CoV-2病毒的测试。测试表明,在猫科动物血清中检测到中和滴度,队列的几何平均滴度为398。平均NAb滴度结果超过了公司之前预测的三到四倍的提升。该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猫科动物群的细胞免疫数据。


这种由酶生产,且不含细菌的LinearDNA候选疫苗是不含病毒、不含质粒的DNA。该疫苗是由基于PCR的可扩展生产技术生产的,可获得非常纯净的产品,经过冷冻干燥,无需冷藏即可运输,并且不含任何赋形剂。这些结果为LinearDNA疫苗在动物(猫、狗、雪貂、貂)和人类中的COVID-19和其他疾病的潜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基于积极的结果,该公司计划近期在水貂中开展一项LinearDNA疫苗的临床试验,以解决由于水貂(在农场和野生环境中)对COVID-19的易感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releases/applied-dna-and-evvivax-announce-that-lineardna-covid-19-vaccine-candidate-booster-yields-5-fold-average-increase-in-neutralizing-antibody-titers-in-domestic-felines/?keywords=COVID-19



信息名称

混合疫苗如何更好地预防COVID-19

Biospace网站5月6日消息称,获得美国紧急使用权的冠状病毒疫苗有辉瑞-BioNTech疫苗、Moderna疫苗或强生疫苗。研究人员认为,将病毒载体疫苗与mRNA疫苗结合使用不仅有利于解决疫苗供应问题,而且可以增强疫苗提供的免疫应答。


将不同的疫苗结合使用以对抗一种病原体被称为异源性底物增强剂。2020年,欧洲监管机构批准了这种方法来预防埃博拉病毒。这种方法也已被部署在艾滋病、疟疾、结核病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研究中。疫苗使得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特定的入侵病毒,接种两种不同类型的疫苗可能会使接种者的免疫系统更易识别病毒。


法国和德国的卫生机构目前的建议是,对于已经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人,可以考虑再次接种一种mRNA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刺激良好的T细胞反应,而mRNA疫苗可诱导接种者产生抗体反应。研究人员认为,接种两种疫苗将为接种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尤其是病毒变体陆续出现,但是他们还没有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2月份在牛津大学进行的一项试验招募了800多人,以测试两种给药方案:一种疫苗接种方案是两针间隔4周,另一种是间隔12周。

、预计将于今年6月获得初步数据,以评估安全性和参与者接种“混合搭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和T细胞的水平。1月份发表的动物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RNA或阿斯利康疫苗相比,接种混合疫苗的小鼠产生的CD8 T细胞反应更好。


混合疫苗类型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身体对用于传递疫苗的改良病毒产生免疫力。这对健康没有风险,但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传递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病毒平台产生反应,而不是蛋白质本身,就会抑制对COVID-19的免疫反应。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how-mix-n-match-vaccines-could-offer-better-protection-against-covid-19-/?keywords=COVID-19



信息名称

加强剂量的新冠疫苗对病毒新变体有效

Biospace网站5月6日消息称,已授权的COVID-19疫苗可有效抵御SARS-CoV-2病毒新变体,而这些疫苗的加强剂量可能会提高对抗这些病毒新变体的总体效率。


在以色列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单剂疫苗相比,两剂Pfizer/BioNTech疫苗可以给接种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发表在《柳叶刀》上一项研究表明,这种疫苗在预防感染、严重疾病和死亡方面有95.3%的有效率。另外,接种二剂疫苗后7天内对死亡的预防有效率为96.7%。两剂BNT162b2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均能有效预防有症状和无症状的SARS-CoV-2感染以及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严重疾病和死亡,包括由B.1.1引起的死亡。虽然英国的COVID-19变体B.1.1.7现在正在以色列传播,但在研究时,该变体并未在该国引起重大感染,因此研究人员无法确定接种两次辉瑞/BioNtech疫苗是否可以抵抗这种毒株。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还在有SARS-CoV-2变体B.1.351和B.1.1.7的卡塔尔海湾地区评估了辉瑞疫苗。研究人员表示,接种第二剂疫苗后两周或更长时间,辉瑞疫苗抗B.1.1.7变体的估计有效性约为89.5%。此外,该疫苗对B.1.351型的有效性约为75%。


在最近的一系列测试中,Moderna检测了其现有疫苗的加强剂量或旨在对抗B.1.351的新配方。II期研究包括40人,他们在接种加强剂量疫苗前大约6至8个月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根据血液测试,在加强免疫前,参与者对B.1.351和P.1变体的抗体反应都很低。但是在接种加强剂量疫苗后仅两周,这些参与者针对野生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水平有所提高,针对B.1.351和P.1变体的抗体反应也有所增强。总体而言,整个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通常为轻度或中度。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covid-19-vaccines-and-booster-shots-offer-good-protection-against-new-variants-studies-suggest/?keywords=COVID-19

COVID-19 科研动态监测服务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组成生物安全情报团队,构建了“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平台,持续对国内外“COVID-19”重要科研动态开展监测,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整理国内外重要机构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团队通过以下地址提供平台访问和相关快报下载。


“COVID-19” 科研动态监测平台:


http://stm.las.ac.cn/STMonitor/qbwnew/openhome.htm?serverId=172


“COVID-19” 科研快报下载:


http://stm.las.ac.cn/STMonitor/qbwnew/cyjb.htm?parentPageId=1580803621111&serverId=17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前沿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科研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