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子中的平原君赵胜和春申君黄歇,大致与信陵君魏无忌同时活跃,比孟尝君田文晚二十年左右。但是这两位公子的能力并不能与前两位相比。
魏无忌、赵胜、黄歇活跃的年代,是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在山东六国抗秦活动中,魏无忌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赵胜和黄歇。而作为国内的权臣,赵胜和黄歇与他们的名气相比,似乎也显得名不副实。
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之弟。在冯亭献上党时,力主接受上党。后来赵国长平战败,邯郸危急,赵胜亲自带领门客赴楚,希望能够说服楚王,建立合纵。赵胜准备挑选二十名有才能的门客跟随自己,可是只挑出十九人。
这时一直默默无闻的门客毛遂自荐,赵胜说,你跟随我多年,如果有才能的话,早就应该表现出来了,就好比袋子里的锥子,总会刺破袋子露出锥尖的。毛遂答道那您要先把我放到袋子里才行啊!于是赵胜带上了毛遂。
在与楚王交涉时,正是毛遂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下用激将法说服了楚王,达成了盟约。在邯郸守城之时,赵胜散尽家财,赏赐守城将士,和他们同甘共苦,为最终邯郸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功劳。
赵胜同样广招门客,并且给予他们很高的尊重。一次,一位瘸腿的门客打水时被赵胜的一位美妾嘲笑,门客认为这是奇耻大辱,要求赵胜砍掉这位美妾的头。赵胜答应了,在这位门客离开后却嘲笑道:“这个家伙竟然要求我为这种事就杀掉美人,真是过分。”
之后一年多时间,赵胜的门客陆续离开,只剩下不到一半。赵胜非常不解,一位门客告诉他,“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赵胜于是砍掉了哪位美妾的头,亲自登门向瘸腿门客道歉,于是前先离开的门客们纷纷回来了。
因为门客不满而砍掉女人的头,这种行为显然过于残忍,可是士人们交口称赞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利用舆论迫使权贵阶层向士人阶层做出妥协。士人是战国时代的底层知识分子,一方面拥有才学,另一方面需要被权贵发掘和支持才能发挥才能,甚至名利双收。
而士人的流动性强,彼此结成复杂的关系网,互相交流情报、互相吹捧,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假如某国的权贵不尊重士人,那么他就得不到人才、在列国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与权势地位、荣华富贵甚至是生死存亡相比,一个小妾的性命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士人们的这种行为,其实在今天也并不罕见,只不过行事更加隐秘、包装更加精致,其后果可能也不止是一个小妾的性命了吧。
赵胜担任过赵国的国相,而且长期是赵国权势者,总体上还是能够以国家为重,并且懂得尊重人才。在阏与之战打败秦军的赵奢,曾担任田部吏,在赵胜的封地杀掉九位不肯缴纳租税的赵胜家臣。
赵胜非常愤怒,毕竟他的封地不叫国家租税恐怕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赵奢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
赵胜对这位小吏刮目相看,推荐给赵王,结果赵奢被擢升为田部令,主管国家税收。如果没有这件事,恐怕也不会有后来阏与之战的胜利。而此次租税之争,假如不是发生在强秦窥伺、赵国存亡之秋,赵奢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呢?
经过商鞅彻底改革、基本废除半独立性质的封地、建立郡县制和中央集权的秦国可以一统天下,而保留着世袭贵族政治残余的山东六国,要靠四公子的个人能力才能支撑,如果是其他以自己私利为重的权贵们,死活不肯向国家交出租税,各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
责任编辑:
忍冬(微信号:cn13714009507)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硝烟无声,谋略无形,兵法谋略,诲汝谆谆。这套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合集,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菜根谭名句
荐语: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
》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道德经解读
荐语:
鲁迅曾说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纪晓
岚赞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
阅读原文
』
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