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带着妻子和儿女回老家辽宁法库县陪父母过了一个春节,本是其乐融融,期间却因父亲的一席话让我这个“现役军人”很尴尬,而这都是源于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
春节前,父亲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大勇,我看到双台子XXX家门上有个‘光荣之家’的牌子,人家儿子当兵呢!你问问是哪儿发的,有没有咱家的?”
“爸,不就是一块牌子嘛,没有牌子,你也光荣!要是慰问军属给袋米面啥的你争取一下还行。”我回应着父亲。
父亲在电话那头一本正经的严肃起来:“少贫嘴!你当兵第20年了!我跟你妈也没借着啥光呀!要是有了这个牌子就算是借着光啦!”“行,我问问”我答应着父亲。
挂掉父亲的电话,我赶紧咨询了乡武装部长,得知牌子是县武装部发的,我又赶紧打电话咨询武装部的政工科董科长,董科长告诉我只有新兵家里给,其他人没有!
“除了新兵,其他现役军人没有?97年12月入伍的能补一个吗?老爷子在别人家看到了这个牌子,也想有一个,能……”我争取着,董科长用“只有新兵有”回绝了我,我当时也是很不解,我便打电话给以前的战友,现在他在分区工作,问了一下他们那边是不是也有这个牌子,怎么发放的?然后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战友帮我分析情况:“你是现役军人,是该给你家发这个牌子,但是没法发。”
“为什么没法发?”我追问着。战友进一步说:“我的哥呀!你是97年12月入伍的,这都19年了,‘光荣之家’的牌子这才刚发几年,在你之后入伍的人还有很多没有领过这个牌子,你算一算一个县累计起来得有多少个?给你发了,别人当过兵的回家的都得补!那得多少钱?”
“那就给现役军人的父母补发呗!也没多少!”我接着说。“给你发了,肯定也有人找,矛盾不好解决,所以人家就干脆说除了新兵,其他现役没有,减少麻烦,非得要那个牌子干啥?你跟你家老爷子解释一下。”战友解释着。
想想战友说的话,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可也能理解点,我便给父亲打电话说只是新兵入伍家里有,像我这样的现役军人没有,父亲很不解的把电话挂了。
春节那天,亲戚来家拜年,饭后喝茶突然谈起了‘光荣之家’的牌子,我告诉父亲别要那个牌子了,半醉的父亲很生气:“凭什么不要!你是不是现役军人?我和你妈是不是军属?你当兵我们全家是不是光荣?那凭啥‘光荣之家’的牌子不给咱家发?没道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