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砍柴网
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鱼羊史记  ·  1426年,明宣宗兴冲冲去看望叔叔,却不想被 ... ·  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他破格进入黄埔军校,演讲天才,23岁牺牲,毛 ...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砍柴网

停摆近两月,影院复工还需多久?

砍柴网  · 公众号  ·  · 2020-03-16 21:19

正文


本文转载自锌刻度(ID:znkedu)
作者:黎霖
编辑: 李觐麟

疫情局势正逐渐好转,而影院寒冬尚在继续——全国1万余家影院,从除夕至今,已经停摆48天。


尽管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近日已发布《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建议》,但影院生意复苏仍不容易,观众流失、无片可上、疫情后期加强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决。

损失已难以预估,影院复工还需多久?

库存积压

影院线上卖零食


“每天都在盼望着复工,尽管知道复工后也不过是勉强生存。”3月9日,重庆市一家博纳影城的院线经理张叶(化名)发了一条朋友圈,并配上一张《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建议》的截图。

疫情带来的冲击已然持续多日。“春节档”、“情人节档”先后全员撤档,让影视从业者们在年初就被泼了“冷水”。
根据拓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影总票房为642.7亿元,其中春节档7日票房为59亿元,占比达9.1%,而这个票房对于三四线城市的院线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损失。
“春节档国内电影市场至少损失了100亿,疫情对整个电影行业的上半年都是毁灭性的冲击,全年票房预估在300-400亿,而随着疫情蔓延,全球票房的损失会更高,并且全国半数影院的生存状况将更加严峻。”中环影城总裁王征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对影院是休克式的打击。”

但除了票房,影院的收益损失还涉及食品、衍生品售卖和映前广告等。

这也正是最近令张叶犯愁的一大难题。为了做足春节档准备,张叶所在的影院按照往年的标准,备了近十万的货物。而如今,这批货大多原封不动地堆在仓库。

为了补救,张叶组织员工,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按照成本价进行线上售卖,试图解决积压库存。“员工们的态度其实也很积极,因为短时期内还难以恢复正常工作,大家都尽可能想为影院缓解压力。”张叶告诉锌刻度,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客人主要为员工的熟人,或者影院此前积累的粉丝。

“能多卖出一点就卖一点,但这真的是杯水车薪。”张叶有些无奈,毕竟眼下,房租和人力都是持续不断的支出。张叶曾试图和房东协商,减免房租,但因为是私人业主,对方难以答应,张叶只能作罢。

这并非个例,在巨大的库存压力与支出负担之下,已有多家影院选择了线上售卖的方式。

2月19日,影院龙头万达也坐不住了。其中,北京万达推出“万物复苏”观影套票,原价299元的“3张电影票兑换码 2份(46盎司)爆米花 1份惊喜小礼物”组合,现在仅售99元。万达影城的零食标价也多低于超市,例如,12瓶NFC果汁仅售79元,约合单价6.5元/瓶,而该果汁在盒马的售价为9.9元/瓶。

“这也是无奈之举,零食都有保质期,如果还按照原价销售,销量不会太好。现在为了解决库存,缓解压力,只能承担低价售卖的代价。”万达影城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锌刻度。

和其他院线通过团购、批发等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同,多地的苏宁影城将食品分为99元、129元、159元档的套餐包,并给每一档位做了海报,然后统一在朋友圈和粉丝群发布。
苏宁影城的零食大礼包

此外,成都苏宁影城卖品部的负责人还通过电影微博博主帮忙发布了清库存的广告,涉及30多种零食品类,还有部分电影衍生品,如哪吒封印乾坤圈戒指、手镯及冰雪奇缘服装等。

复工之路进退两难


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行各业正慢慢复苏,影院似乎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二月底,影院准备复工的消息一出,随即质疑声起。承受着经济和舆论双重压力、进退两难的影院处境格外尴尬。

看到官方发布的准备复工的建议之后,张叶也发了一条朋友圈,询问“如果现在影院开业,且按照要求保证安全等,大家愿意去吗?”半个小时过去,张叶一看,近50条评论里,只有寥寥几个人回复了“愿意”,更多人都表示着担忧和恐惧。
而事实上,根据《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可以看出,想要达到“安全”这个标准,也并非易事:在复映初期一定时间内(由市电影局视情况明确具体时间),按隔排隔座售票,售票处实行观众信息登记制,需登记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观影影片及放映时间、影厅号和座位号等信息。
影院复映后,洗手间等场所应配备洗手液或消毒用品,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不少于8次,每个影厅每部影片放映结束后须彻底消毒一次,并进行通风。

所以,影厅内新风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对于观众座椅的更换和清洁、对于影院内外环境的消毒保洁工作等,这些在日后都会成为影院工作当中更需注重的一大环节。
微博上对电影院复工的讨论

“这些一方面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影院成本,而最好的效果也并不一定好。”张叶认为,在短时间内想要让观众信任影院的防护问题,仍是难事,“只能说先做准备,但距离真正复工,肯定还有距离。”

“如果能在三月底复工,都算是幸运了。”张叶称。

在北京一家影院做院线经理的刘瑞民(化名)则更为盼望复工,“尽管知道开业观众也不会立即回到影院,但也不敢一直歇业下去,闭店两个月的损失,差不多600万了,光是房租就一个月100万。”

“开业的话,至少比完全歇业好。”刘瑞民称。

但对于复工,除了安全问题,刘瑞民也有一些其他的担忧,在没有完全解除安全隐患之前,如果影院开业一不小心造成传染,“只怕是会得不偿失。”

疫情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