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力资源  ·  今日起,生育津贴,直接发给职工! ·  昨天  
HR成长社  ·  2025年度目标分解.doc ·  2 天前  
HR新逻辑  ·  罕见!任正非年度述职报告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2024年度25位影响力企业领袖数据发布 ·  3 天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HRD跳槽,左右为难。 ·  6 天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HRD跳槽,左右为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牧原秦英林:视创新为基本功,而不是额外的加分项|年度25人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2-10 07:59

正文

以科技赋能养猪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姚赟

头图摄影|邓攀
养猪,究竟能“智慧”到什么程度?
河南南阳,“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现代高楼拔地而起,每栋6层“猪舍”连排成片;不同成长期的猪分区住在里面,进食、休息;分管不同工作的机器人则在轨道上自动运行,并将猪舍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后台……在这里,猪住上了楼房,机器人成了管家,养猪成了一件“科技活儿”。
以科技赋能养猪,牧原的投入和探索,不仅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思路参考,也成为其自身未来创新增长的有力引擎。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所言,“牧原的主业是养猪,我们30年发展最深刻的感受是养猪很传统,但技术很前沿,进入新时代,创新无极限。”

牧原总部 来源:受访者

创新支撑牧原做大、做强。牧原集团始创于1992年。从30多年前的22头猪开始,到现在年出栏6300万头规模,成为全球第一,牧原养猪总量已超过德国一个国家的出栏量。秦英林认为,一路走过来,靠的就是创新。牧原视创新为基本功,而不是额外的加分项。
数智化快速助力公司发展这些年,秦英林感受到,科技力量在一路变强。“如果从短期看,单就一年两年,是没感觉的。但将眼光放长到5年、10年(变化很大),之前我们的科技水平几乎空白。再放眼未来5年和10年会发现,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初级状态,未来还有很大空间。”他说。
秦英林对《中国企业家》强调,一定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科技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特别是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彻底改变养猪生产方式。过去猪病管理靠好兽医,现在可以通过机器人帮你监测猪群,通过算法和大模型分析,让养殖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瞄准创新,打好基本功
过去,依靠人工巡检,很难实时发现猪的异常,容易耽误处理时机。而现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作,发现猪只异常状况,就会立即将信息推送给饲养员。猪健康了,用药少了,猪肉品质也能得到提升。作为“猪舍管家”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是牧原推行智能化养猪的缩影。
据了解,这些机器人由牧原自主研发,集可见光摄像头、3D摄像头、红外热像仪、拾音器、气体检测仪等各类传感器于一身,代替人查体温、查声音、查腹泻、查姿态,实时传送着温度、湿度、猪群体征、异常声音等指标,后方平台通过云监控、大数据分析,给饲养员及时预警,推送解决方案,实现生猪养殖的智慧管理。
而今,牧原拥有近14万名员工,形成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目前,集团总资产2100亿元,子公司300余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41亿元,屠宰生猪1326万头,生猪屠宰规模全国第一,向社会供应生猪6382万头、高品质猪肉534万吨。

来源:受访者

秦英林认为,创新支撑牧原做强。经过20年的创新育种,牧原已具备3000万头种猪的供应能力,可满足全国使用。牧原还和西湖大学合作,成立牧原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可以替代大豆,如此,全国可节省约2000万吨大豆的消耗。
据了解,截至目前,牧原拥有智能研发人员1200人,目标是实现所有电器芯片化、所有运行数字化、所有运转云端化、所有业务智能化、实现数据产业化,能够深度管理到每一栋猪舍,每一台设备,每一头猪,每一名员工。
秦英林认为,创新支撑牧原全产业链发展。依托牧原产业平台聚合作用,产业链上下游1900多家企业入驻河南,全国最大农牧装备制造中心由此打造。牧原还与双汇、三全、思念、锅圈食汇等河南知名企业,以及益海嘉里、正大集团、路易达孚等跨国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
在“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秦英林强调,牧原始终将低碳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养猪产业的绿色转型。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牧原在2023年成功减少了434万吨温室气体排放,每公斤猪肉的碳排放量也降低至0.964kg,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秦英林特别提到了牧原在东北等高寒地区采用的无供热猪舍模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取消了传统的锅炉供热,还大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对碳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牧原希望将这一技术分享给国内外寒冷地区的养猪企业,共同推动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面对低碳转型的挑战,秦英林表示,牧原将迎难而上,抓住机遇。
他指出,目前牧原在饲料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将从技术出发,建立能够保障猪群全面健康的天网工程,提升饲料效率,实现低碳转型。同时,牧原还将持续与西湖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加强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探索,结合新能源,合成新材料,从源头开始降低碳排放。

跨越“猪周期”,寻找新增量
净利润破百亿,同比增长近8倍——翻越“猪周期”低谷的牧原股份,盈利启动“加速度”。
具体来看,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002714.SZ)实现总营收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净利润112.46亿元,同比增长769.69%;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668.90%。仅在第三季度,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就达到96.52亿元,同比增长超9倍,达到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连续上涨,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猪企,迎来利润大幅好转。按照牧原股份10月份17.17元/公斤销售均价,当前商品猪头均利润已超过400元。三季报中,牧原股份还宣布了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分红,分红总额合计45亿元,占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的超四成。
对比过去两年的业绩波动,则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况。2023年,由于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持续低位等情况,牧原股份亏损总额超过42亿元;2024年一季度延续亏损(23.79亿元),直到二季度“扭亏为盈”。
今年8月,针对《中国企业家》的相关提问,秦英林将牧原业绩逆转的原因归为周期影响,更关键的是,“你不能追周期,而是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猪周期有其规律性,但秦英林发现,“当我们都跟周期博弈时,周期也会被改变,只是很多人没耐心。”
扎根养猪业30年,经历过无数大小周期,秦英林早已深谙,行业发展背后,周期高峰也好,低谷也罢,企业都要做好内部管理,“持续挖潜,降低成本,这是根本”。在养猪这样一个传统农牧赛道里,身为牧原的掌舵人,秦英林一直呼吁从业者,“莫把红利当能力,须把红利变实力”。
一次行业会议上,秦英林公开提出“行业三问”“企业三思”。“市场的残酷告诫养猪人,养殖不可盲目。”秦英林说,当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创新技术求生存阶段,养猪人不要听信别人劝说搞盲目扩产,也不要听信别人劝诱养猪会有挣大钱的机会,要放弃幻想,理性判断,“不要听信劝说与安抚”。
秦英林发现,很多人只是基于昨天和当下来做决策。“每当我们觉得(利润高)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干得好的时候,后来发现都不是,是周期给我们带来的利润。”秦英林对《中国企业家》强调,“我们把这个认知告诉大家,也能让更多从业者有一个深思,从而能够带来更明智的决策。”
出海成为今年很多企业的关键词,秦英林对此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出不出海,关键是看市场,看机会,看盈利能力,看能为当地创造什么价值。第二点就是看我们的技术管理能力能否跟上。”
秦英林说,“无论是从市场和生产水平,还是整个经济的平衡角度来看,出海这个事,我们行业还是要经过认真思考。”
而秦英林的目标一直未曾变化,“我们把猪养得像先进国家那么好,就是我的心愿。”他说。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  审校:张格格  制作:董斌

请点击下图报名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点击下图直通“未来之星全球领航计划”

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

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 推荐阅读 ]

推荐文章
中国人力资源  ·  今日起,生育津贴,直接发给职工!
昨天
HR成长社  ·  2025年度目标分解.doc
2 天前
HR新逻辑  ·  罕见!任正非年度述职报告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2024年度25位影响力企业领袖数据发布
3 天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HRD跳槽,左右为难。
6 天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HRD跳槽,左右为难。
6 天前
LinkedIn  ·  谨慎跳槽,让工作来找你
7 年前
国际法促进中心  ·  李适时:为推进国际法治贡献中国力量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