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晚上
,清华数据大讲堂(第1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成功举办,超过32.5万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发表题为“海南数据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思考和实践”的演讲,从数据资源价值化路径、海南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践、构建数据基础设施体系三方面分享数据实践和理论发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长孟
庆国主持本期讲座。
在数据资源价值化路径方面,“数据产品开发者基于安全可信数据基础设施上的数据共享开放,利用来源数据,自然获得数据加工使用权,加工出数据产品。”董学耕指出,通过确权,数据产品开发者将获得数据产品所有权(及其附带的数据产品经营权),数据产品由此成为数据资产。进一步来看,数据产品还可以反向赋予来源数据价值,来源数据成为数据资源,并使数源单位获得数据资源持有权。
“如何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董学耕分享了海南省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通过建立“三目录”“三清单”和全流程数据治理闭环管理机制,海南省目前已建设全省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完成全省100家单位累计928.36亿条数据;创新打造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以“政府+企业”双轮驱动,促进海量社会数据开放流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台数据产品所有权确权细则,推动数据资产化资本化,通过探索重点业务场景,构建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标准库、指标库、模型库和案例库,提高数据资产评估总体业务水平。
此外,董学耕还指出,作为数据资源体系的核心,构建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尤为重要。其中,元数据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单位内或中心化的区域内的数据共享、开放及其价值释放的问题;数据公共化基础设施解决数据如何从私有域走向公共域,破解“数据不出域”矛盾;数据价值化基础设施解决数据价值的确认和变现等问题。“数据基础设施以公共数据资源体系为基础和研究样本。”董学耕表示,“三目录”“三清单”的底层架构和“数据以人为本”的顶层架构,构成了海南探索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点。
据了解,海南省以数据产品超市为核心的数据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并已经在部分垂直行业、部分省市推广,具备跨区域、跨行业试点基础。“下一步,海南省拟构建以‘确定性网络+联盟链+零信任机制’为核心的可信数据空间,推动数据产品超市模式实现跨省、跨域、跨境互通。”董学耕总结道,海南将率先以特定国家、特定场景跨境数据双向流通为突破口,争取与部分国家形成数据流通合作,实现重点场景业务通、规则通,为探索开展数据要素国际业务提供海南经验。
清华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治理工程联合研究院(简称“
清华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研究院
”)于2021年7月经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成立,为学校校级科研机构。研究院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孟庆国担任院长
。研究院聚焦数据治理领域,整合校内相关院系研究力量和中国电子产业优势,致力于开展基础理论、制度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努力为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思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