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1月的庆祝无意义(2025) ·  4 天前  
龙岩图书馆  ·  我们的节日·春节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我三十岁没工作,却在老家养了一只龙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12-16 21:02

正文

网络上的热词就像浪潮,仿佛一眨眼身边的人全变成 「佛系」,云淡风轻地随性生活——不想当公务员?不想谈恋爱了?那就像本文的作者一样,辞掉工作和男友,做一个大龄历史系博士,回到徽州农村的老家开展一段关于 「农村养龙指南」的田野调查……

文中作者说,我们就像解开缆绳的小船,顺流而下,随波逐流,任意停靠。我们忘记来处,忘记自己想要去到哪里,忘记自己应该做什么。

龙也一样,从被屈于淫威的世人日夜敬仰,到渐渐被忘却在历史的云雾之中。

——龙真的消失了吗?

//

农村养龙指南 (节选)

桃花石上书生

吃完面以后我就开始了「田野调查」——爬到阁楼上去找书。在一个旧的回力鞋盒子里,果然找到一本纸页泛黄的旧书,把灰擦掉,正是《农村养龙指南》。这是小时候我从舅舅那里偷来的。这是八十年代出版的薄薄的小书,装帧简陋,定价三毛六分,封面画了一面红旗、一个壮汉和一条龙,封底敲了「卅八桥村供销社」的红章。打开书,扉页上有舅舅写的颜体毛笔字「男儿当自强」。书的第一页是印刷质量一塌糊涂的黑白照片,龙不像个龙,人不像个人。再往后翻是丛书总序,是散文诗的写法:「改革春风吹遍大地,神州处处花香鸟语。生产力得解放欢欣鼓舞,建设新生活齐心协力……为了帮助广大农村朋友勤劳致富,本社推出实用养殖指南一套,由权威农业养殖专家编写,按时按季,精心饲养,多快好省地达到勤劳致富的目的……」

这套书叫《农村养殖指南》,共八本,分册定价三毛六分,全套定价两块八毛八。其他七本分别是《农村养猪指南》《农村养羊指南》《农村养虾指南》《农村养蛤蟆指南》《农村养公鸡指南》《农村养母鸡指南》和《农村养鸡蛋指南》。这套书是舅舅买的。他高考落榜之后待业在家,想在广阔农村有所作为,不过很快就被招工了,书也就被晾在了书架上。有一次他看到我在翻,就说:「这套是农科院的老学究写的,不实用。」也是,比如那三本,《养公鸡》、《养母鸡》、《养鸡蛋》,只有学院派才这么精细区分,我们农村里面从来都是混养的,哪家会吃饱了撑的分开来养呢?

《农村养龙指南》是我从小到大完整读过的唯一农业读物,直到现在许多内容都还记得。比如跟苏灿讨论龙的时候,她神往地说,想在家里挖个池子养龙,但是他们家乡水碱重,不知道龙能不能适应,我就回答说,往池子里倒醋,或者每天给龙喝一瓶500毫升的醋都可以。又翻了一下书,才知道记忆不准确了,不是什么醋都可以的哦,一定要镇江醋,镇江醋!为什么呢,因为镇江在南京紫金山下游一点点,紫金山呢,就是「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的紫金山,当年此处「王气」过重,秦始皇就埋了黄金去压这个气。这个气被压了,下潜入水,顺长江而下,因此镇江醋中一直有王气流荡,适合喂龙。(不过再远一点,王气就都飘散了,所以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就柔靡琐细得很。)

养龙很大的一个麻烦就是它会招雨,它上方那一小块天空永远湿嗒嗒、雾濛濛,如果养在后院的池子里,那家里所有的木头家具和床单被子就都长蘑菇了。《农村养龙指南》做出的科学解释是:「龙的皮肤有特殊的结构,具有强力吸水作用,能够吸收四周的水分并缓慢释放。」所以,你休想一条小龙做宠物,像遛狗一样把它带出去玩。它会让你随时保持落汤鸡的姿势。

因此,农村里养龙的地点都是天然的。河道转弯处的深深的回水区,看似平静,底下漩涡凶猛,深不可测,这种地方就很适合养龙。《农村养龙指南》着重指出:「合适的水域是养龙的必要条件。」

苏灿还憧憬地说,要是有条小白龙,天天骑着去上班,那该多威风。我听了不禁莞尔。《农村养龙指南》上指出:「大部分龙不能飞行,只能滑翔。只有少部分龙鳞结构特殊的龙可以飞行,其飞行高度大约在七千至一万米高度,也就是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这个高度没有任何其他生物飞行。」所以骑龙飞行在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无法操作……

我就这样一页又一页、兴致勃勃地翻着,「啊——嚏!啊——嚏!」时不时被灰尘呛得鼻子直痒痒。

这本书我为什么没有扔掉或者卖掉呢?我是个典型的射手座,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一面得到,一面丢弃,总是害怕太多物品和回忆会限制自己的自由。许多精装、漂亮、有价值的书都被我送人或者卖掉了。可是这本小破书还在。我抚摸着它被虫蛀的封面,感想万千。

一本书是不是好看,是不是有意义,也不全是客观的,还要看它对单个读者所具有的意义。书是梦想的延展,而不仅仅是书本身。这本简陋的小破书,对童年的我来说,简直就有一个世界那么大,那么美。

长大了,我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既不大,也不美。可是重新打开书的那一刹那,我觉得这本书,就像童年的梦想那么大,那么美。

龙在现代农村几乎看不到了。它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课本里,成为我们的美学记忆,但是见过它的孩子却是一代一代地,越来越少了。

龙能够改善一地的小气候,使之免遭旱涝之灾,在农耕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视为江山社稷的基石,再加上造型狂拽酷炫,更进一步被视为天子的象征。但是,一来,养龙需要的地理条件十分苛刻,古代也并没有能够大规模养龙。二来,到了现代,农村沟渠纵横,抵御水灾的能力大为提高,人工降雨技术又很成熟,需要降雨的时候朝天上的云随便打两炮就可以了。可以说龙改善气候的能力已经被现代技术取代。现在,除了寥寥几家国立动物园,龙的踪迹已经难以寻觅。所以,《农村养龙指南》也不过是老学究纸上谈兵罢了。

至于和人不发生联系的野生龙到底在哪儿,古往今来都是众说纷纭。从未有人目睹野生龙穴。《农村养龙指南》列出了好几种可能性:喜马拉雅山脉的神秘山谷(有人曾经航拍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巨龙);南极附近的冰穴;深海海沟;台湾东面的太平洋地底裂隙,等等等等。

与龙相处几千上万年,我们却对这种神秘的生物知之甚少。

有很多人梦想养龙作为宠物,因为它超酷的!不过,且不提它是多么不适合家养,它还是保护动物,任你是土豪也养不了。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宠物迷你狮子。网络上到处都是迷你狮子的萌照,养狮子的人自称「狮奴」。各种各样的纯种迷你狮在宠物店售卖,迷你狮选美比赛遍地开花。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迷你狮子的繁殖力比较强,渐渐的,城郊和野外都出现了它们的踪迹。它们是入侵的外来物种,很多专家呼吁把它们消灭掉,而爱狮志愿者则在不倦地保护和收养它们。

我曾在垃圾堆里捡到过一只鬃毛被染成绿色、活像顶着一头烂菠菜的野狮子。那只狮子的体型很大。它可能是被人当成一种昂贵的纯种狮——绿鬃迷你狮买回家的,没想到被黑心商家骗了。饲主很生气,就把它抛弃了。

我捡到它以后养了两年多。它总喜欢睡在吊灯上面。吊灯轻轻摇晃着,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就像被懒懒的风儿吹着的、乡村小教堂上面生锈的风信鸡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它惬意地半睁着眼睛,就好像被非洲稀树草原上的风吹拂着。

后来我攒钱给它买了船票,找了可靠的公司托运,送回到非洲去了。

直到现在,我还是很想念它。

(未完。)

//

- 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 城市奇幻组 -

- 决选作品 -

农村养龙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