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bra天秤座
我们处在巨变前夕,加入我们,一起创造未来,见证数字货币时代的来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Meme退潮、大额解锁,祸不单行的Solan ...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王兴兴说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买公寓吃利息可以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bra天秤座

与BAT等大公司同台竞技区块链,小公司胜算有多大?

Libra天秤座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8-03-26 17:45

正文

更高的视野,来自 区块链世界观

未曾到来的全面碾压


区块链退潮了,至少从创投圈的角度来看是这样。


最新数据显示,在最近一个月的投资热点中, 人工智能、生物制药 等领域再次夺回了榜单靠前的位置,而在两个月前,这个位置还是牢牢的由跟区块链相关的产业把控。

然而,即便是在最近的一个月中已经彻底退出了投资热点, 在过去一个季度的投资热点中,区块链仍然占据着前四个产业中的三席位置, 足可见其在两个月前曾经引起过多么大的关注。

事实上,在大约一两个月前,春节期间“三点钟不眠”群成立后,大佬们究竟有没有真正地坚持到三点钟不好说,但确实是让很多币圈众失眠了——在他们看来,过去小众的的区块链圈子,就像是一群草根拿着镰刀在耕作,而中心化机构的进场,则直接来着机械化进来了,这以后还有得玩吗?


就这样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了一个月之后,币圈众们发现, 预料中的全面碾压,似乎并没有到来。

这个结果似乎有些令人意外,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在意料之中。具体来说, 在某几个方面上,大企业还真的就比不上那些初创的区块链企业。


第一,大公司现在普遍活得比较舒服,继续创新的动力不足。


相信每一位区块链的从业者都有感触,区块链领域,真不是你分出一点精力就能兼顾得来的,即便是N多all in区块链的从业者,每天尚且需要在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怎么可能一边左手新零售,右手机器人,然后还想大把大把地赚区块链的钱呢?知识跟不上,决策方向就跟不上。因为跟区块链相关的业务,它跟人工智能不一样,如果没有深入的了解,你听都听不懂,就连打比方都会是完全错误的。


这就是很多中心化大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这些新生的草根相比,很多传统的科技公司已经有比较盈利的主业,于是一到熊市,就会本能地退到自己的舒适区——也就是原有的主业里,因此对他们来说, 曾经最大的优势,反而变成了目前最大的缺点之一。


第二,大公司的机制相对不那么灵活。 无论是决策流程、薪酬发放等各方面,都不太区块链领域人才追求自由的个性。


以笔者并不丰富的人生阅历来看,目前很多大公司,包括一些科技领域的公司,他们一旦发展到一定体量之后, 决策的流程就会变得很慢, 因为在企业中,即便是再扁平的组织结构,多少也会需要一个领导。而在区块链世界里,主导项目后期发展的商业组织并不是企业,而是社区。社区的多中心化结构,又决定了它的决策比较自由,而且速度也是相当之快的。毕竟,所谓的“币圈一天,人间一年”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超快的决策流程上。


第三……等我想起来再说吧。


然而,大的中心化企业,真的就很难渗透到区块链领域中吗?


究竟谁会被大企业抄袭取代?


在某个国外区块链项目的线下宣讲会上,一位听众问主讲人:“如果BAT抄袭你们的项目,那会怎么样?”


主讲人一时间有点卡壳,因为在他过去几十分钟的演讲中,他模拟的竞争场景,基本都是发生于与其他初创公司之间的。想了一下之后,他说:这个项目可以通过先发优势,来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像比特币一样。


然而,对互联网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如果本土大公司真的想要抄袭这些国外的区块链项目,甚至是国内小公司的产品,那是非常容易的——把你的开源代码一粘贴,然后开启舆论机器发动庞大的用户群,轻轻松松就把你的市场份额抢得干干净净。

而主讲人当时的卡壳,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目前很多币圈和链圈的人,对于这些中心化企业和机构在区块链上的进展,是不太熟悉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大公司的项目开发都处于暗处,代码都不开源,二是因为大公司不能发币,所以很多人对它们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


然而,如果那些大的中心化企业和机构真的想要入场,从理论上来讲,并不是很难——毕竟,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很多所谓“区块链”应用, 它们虽然是为区块链服务的,但其实他们仍然属于中心化的应用, 代币的作用只是用来融资,而其消耗场景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很显然,对一个区块链企业来说,如果代币在业务场景中并没有刚性需求的场景,那它本身实质上也就跟一个中心化企业无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企业就可能被不能发币的大型企业和机构所抄袭取代,毕竟人家可是完全不差钱的。


大型企业和机构进场速度的放缓,并不是区块链企业、以及我们这些韭菜们喘息的时刻。事实上,对于我们而言,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喘息的时刻。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