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药耗控费政策影响,
试剂与耗材
等逐渐
由医院的利润来源
转变为
成本负担
,
导致各大医院迫切需要在
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上变革传统模式
,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在此背景下,
智能化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模式(SPD)
应运而生,成为众多医院的优选方案。
据悉,
从2016年至2022年,
国内SPD项目的中标数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由最初的3项激增至275项,
六年间涨幅达到了91倍。
但快速扩张的SPD,却在近期引来诸多争议。
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
因管理疏漏导致的耗材质量隐患与“统方”乱象频发
,耗材SPD管理模式的“
潜
在风险
”正逐渐浮出水面
管理缺失、“统方”黑幕...
官方表态:重点关注医院SPD模式
根据中物联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数据,从 2019年到 2022 年,国内SPD项目翻了20倍,增长到 647 个。
其中,大型三级医院占比达76%。
去年12月20日,
山西省
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查报告指出,
多家医院在耗材SPD管理实施中因监管疏忽、责任缺失而被公开批评。
此外,在
赣州
市第五人民医院
发布的《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明确指出其
耗材SPD项目中存在的“统方”问题。
显然,快速发展的“SPD”,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包括管理缺失、信息泄露风险、商业统方行为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等
。
这使得一些医院不得不重新评估SPD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对此,
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与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器械科
于去年12月,共同前往
海南省人民医院
和
海口市人民医院
,在对医疗机构在SPD模式下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应用情况调研中明确指出:
高度关注医疗机构的SPD管理模式。
近期,多地审计局也开始积极介入
,对公立医院的SPD耗材采购、使用和管理情况展开了专项审计调查。
7月15日
,
安徽省
审计厅发布了一则信息,《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SPD服务跟踪审计 助力耗材精细化管理》。
文章指出,
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三甲)
于近期开展了SPD服务跟踪审计
,重点关注
SPD服务的
运行效果、存在风险
,助力耗材精细化管理。
通过收集招标文件、合同,核查财务账与SPD系统出入库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SPD数据前后时点一致性,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复核等方式。最终,
审计发现:
存在核算逻辑有漏洞、功能应用效果不佳、系统账表差异、数据不准确
等问题。
7月10日
,
赤壁市
审计局在开展该市某
三级医院
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同样强调:重点关注医院SPD医用耗材供应链管控情况。
审计人员通过
审查
耗材采购招标程序
、
校对耗材验收入库票据
和材料分配到科室清单等
原始凭证
,
结合实地核查该药库耗材库,审查供应链流程是否合规、库存动态管理是否精准等方式
,助力SPD耗材管理精细化。
此前,
湖北省
麻城市审计局也在
市属某三甲医院
审计中,重点关注
医院SPD医用耗材物流配送精细化管理系统运行的
隐藏风险
。
审计人员深入该三甲医院的耗材库、药库、药房等重点管理部门现场,对医院药品、
耗材的出入库流程
,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
进行了详细了解,
实地审查医院SPD医用耗材
物流配送精细化管理系统
运行
是否合规、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