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锂电行业又有百亿级项目传新进展,四川紫宸负极材料项目顺利投产,年产能可达20万吨。
排版|小锂
起点锂电获悉,近日,
璞泰来位于四川邛崃的20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套生产线已顺利投产,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该项目由璞泰来全资子公司四川紫宸运营,主要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约落地邛崃市。期间在2023年5月,璞泰来再次追投35亿,在邛崃建设年产8万吨的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以及产业研究院项目。
至此,
整个项目总投资达115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28万吨负极材料年生产力,
届时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生产基地,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据了解,璞泰来正在深化其锂电产业链横纵向一体化布局,目前已经成为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商,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膜材料及涂覆、自动化装备三大领域。
负极材料领域,璞泰来已形成年产15万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其中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随着四川紫宸项目的投产,其产能进一步爬坡。
为了积极配合“下一代电池”实现产业化,璞泰来在快充石墨负极、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端进行前瞻性布局。
其中,在硅碳负极领域,璞泰来已经具备量产能力,产品获得下游头部企业认可,目前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并计划在芜湖启动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单体)的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开始逐步分期投产。
固态电池领域,璞泰来联手固态电池企业共同布局。近期与北京恩力动力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璞泰来将在现有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成型设备,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方面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双方的战略合作提供最直接、最充分的先进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及研发力量支持。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在国内外的落地,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
作为负极与设备龙头企业,璞泰来目前也在积极谋划出海,以配合大客户需求。据悉,璞泰来在瑞典启动了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该项目预计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负极材料产能建设项目,到2025年将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将进一步提升至10万吨。
此外,鉴于自动化设备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璞泰来还在德国设立了设备业务子公司,旨在为欧洲市场提供销售、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
起点锂电认为,目前海外储能以及动力市场增量可观,提早落下产能将赢得配套先机,在市场需求和大客户订单的刺激下,璞泰来2024年业绩有望破局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