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关于金融化债的防“爆雷”成效、地方债利差是否受置换债影响、化债思路转变对债市的影响以及城投的新动态。文章提到了金融化债的推进情况,地方债利差的变化,化债思路的转变及其对债市的影响,以及丽水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股权变更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金融化债的防“爆雷”成效
6万亿化债限额已下达各地,金融化债正在推进,防“爆雷”成效显现。需进一步加大金融化债力度,继续稳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
关键观点2: 地方债利差是否受置换债影响
随着地方债持续扩容和债市“资产荒”深化,市场对地方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置换债供给对地方债估值产生扰动,地方债利差已有所抬升,地区间分化较为明显。
关键观点3: 化债思路转变对债市影响
化债思路从“防风险”向“促发展”转变,可能影响2025年的债券市场。包括观察化债政策的外溢效果、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以及对债券市场供给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4: 城投新动态
丽水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控股股东变更为丽水市未来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丽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正文
金融化债的防“爆雷”成效如何?地方债利差是否受置换债影响?
化债思路转变对债市影响几何?城投有
何新动态?让我们一起看看
市场都是如何说.
..
金融化债的防“爆雷”成效如何
6万亿化债限额已下达各地,2025年新增债提前批开始筹备。“一揽子化债”推进下央地政府运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措施化债,金融化债以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为主,如今年以来重庆、宁夏、广西、内蒙古等地通过银团贷款、政策行贷款等方式对债券、非标债务开展了置换,此外广西还获得了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国务院金融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10月以来搭建了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政策框架并持续优化,
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和常态化统计监测、数据查询系统,防“爆雷”成效显现
,还将中小金融机构化险纳入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方案,高风险中小银行处置取得了积极进展。后续来看,
需进一步加大金融化债力度,继续稳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
,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市场化转型。
来源:中诚信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地方债持续扩容以及债市”资产荒“演绎深化之下,市场对于地方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11-12月,市场将面临2万亿的置换专项债供给。故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2万亿置换债供给即将落地,代表单月发行量预计至少在2万亿以上,这将
对地方债估值形成一定扰动
。
9月以来地方债利差已有所抬升
,当中一方面来自于9月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下市场的调整,
另一方面或也反映市场对于供给放量的预期与提前定价
。9月以来,各期限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已普遍走阔5-10BP,但与2023年相比,或仍有5-10BP的走阔空间;若进一步考虑到今年置换专项债供给期限或将以超长期限品种为主,
超长期限品种或仍有继续走阔的空间
。从可配置参与的时点来看,若参考2023年调整后的分位数,当利差抬升至2022年以来的90%以上时,或可考虑逐步参与配置。分区域来看,对比当前与8月末的低点,多数地区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已明显抬升,但
地区间分化较为明显
。
来源:谭谈债市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布局地方债,正当时
化债思路转变对债市影响几何
11月8日,财政部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公布了“6+4+2”的超10万亿协同化债计划,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代表着
化债思路从“防风险”向“促发展”转变
。政策思路的转变,一是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财力不足的燃眉之急;二是可以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
化债思路的变化可能从多方面影响2025年的债券市场
。一是,需要观察化债政策对于稳增长的外溢效果,尽管资金初始投向是用于化债而非直接用于项目建设,但是在缓解地方政府财务压力后,
能否对经济修复起到有效促进,是2025年基本面及债市定价的核心
;二是,
化债政策逐步实施后,是否能带动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
,例如对社融数据回升的定价、对于政策取向的判断等,或会通过权益市场表现和股债跷板效应影响债券定价;三是,政策思路转变后,隐性债务显性化会加大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明年置换债券的发行总规模、节奏,以及其他政策匹配的债券供给额度,
会对债券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使得过去几年的“资产荒”局面面临重新评估
;四是,货币政策配合过程中,央行各类工具的使用,例如买卖国债、买断式逆回购等,是否会影响到债券定价。
来源:冠南固收视野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
2025年债市展望:胆大心细,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