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传来不幸的消息,一位学生被发现在宿舍里死亡,目前被认为是自杀。
这已经是2017年以来滑铁卢大学的第三起学生自杀事件,名校高材生为何选择自杀?留学生在外不易,出现心理问题时该如何处理?
当地时间7月27日,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的学生们陆续收到了一封来自校长的邮件,通知全校师生有一位同学在宿舍被发现死亡。
这已经是该学校自今年1月以来的第三起学生死亡事件,前两起均是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自杀。这一起的死因目前还在校方和警方的调查之中,该学校的校友大多认为此次事件也是自杀。
加拿大的大学通常是将一年平均分成三个学期,fall、winter以及summer(optional,可以选择上课或者放假回国)。
加拿大也有一个特别的学习系统叫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带薪实习),即在正常的study term中加入几个work term。这样,毕业以后除了文凭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容易找到工作。
有coop项目的学校有很多,比如多伦多大学世嘉堡校区的coop项目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3个work term。如果想要四年准时毕业,那就要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连续工作和学习,否则就必须延后毕业时间。
而滑铁卢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coop的学生必须完成4-6个work term才可以毕业,因此,这些学生完成学业通常需要5-6年的时间。
同时,滑铁卢大学也对很多专业的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成绩不达标就要被踢出这个专业、这个院系,甚至这个学校。
这也是加拿大各大公司喜欢录用滑铁卢大学毕业生的原因。作为应届生,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远高于其他大学。
然而,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带给学生们的是无尽的压力。
2017年,已有三位滑铁卢的学生分别在1月12日、3月20日以及最近的7月27日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该校校长在第二起自杀事件后就承诺将大力提高学校的心理辅导培训,而网友们在Reddit上的反馈并不尽如人意。
心理咨询的排期目前长达6个月,而即使是之前排期需要6周的时候,每个学期最多也只轮得上2-3次。这样的数字,对于那些真正每天都要和心理问题做斗争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也许,课业和工作方面的压力并不是这些学生的直接死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在高压环境之下容易表现得很敏感,很脆弱。
原本的生活节奏已经太快,让人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万一还碰到了其他不幸,感情挫败、家庭变故、经济打击……很容易把人逼上绝境。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压力比想象中还大得多,尤其在midterm的时候,基本没有时间睡觉,每天都要学到半夜。老师讲课的内容常常很难懂,导致好多题都不会做。
哥大教育学院,作业阅读量很大,每门课每周都有20页以上的reading要做,有的课一周就有好几篇20多页的文章要读完,并且还要写reading reaction。面对用中文都不一定说得清的问题,还要用英文阐述,经常觉得非常焦虑。
康奈尔的学生们,有时候自己也会吐槽,说是天气惹的祸,毕竟Ithaca这个地方一天到晚下雪,还雾蒙蒙的,给人一种很阴沉的感觉。
中国留学生的压力尤其大,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多,经常性地一天吃不了几顿饭,大部分情况下还是熬夜赶due为主,而且语言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学校其实也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帮助学生减压。大一新生Orientation的时候group leader们就会给大家很有用的一些小tips,学校也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学习压力的讲座。
平时,社团或者counseling center也会在食堂、service center等地方发一些传单。不同学院也有自己faculty group帮助学生疏导心情。
就在一个半月前,UCSD的中国留学生Zhao Yining于科罗拉多大桥肇事,随后弃车跳海自杀身亡。
去年12月,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Liu Kaifeng自杀身亡于家中。
去年11月,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Yang Zhihui自杀身亡。
去年1月,芝加哥大学的某Lu姓中国留学生跳湖身亡。
2015年1月,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Wang Luchang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Li Yangkai跳楼自杀。
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的中国留学生Lin Xu跳楼自杀。
2012年10月,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的“MIT才女”中国留学生Guo Heng上吊自杀……
留学的路确实是很孤独的。
一个人在异国生活,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有时候会缺少一个benchmark,担心自己是不是走偏了。当一条路上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总会质疑自己到底是会找到一个新的帝国,还是完全走了极端。
很多留学生都曾有过情绪十分低落并且难以控制的情况。的确,身在海外,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情,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家里的变故,亲人突然去世,感情上出现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情绪上出现问题。
但在精英荟萃、强手云集的美国社会中,谁不曾经历过一次两次失败?全科拿A真比享受学习体验经历重要?一份来自四大的录用书真比身体健康和一生幸福更值得?
若长期受困于心理疾病、出于抑郁焦虑的精神状态,并且难以找到正确的途径得到疏导,学生则很有可能走上极端。
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32.9%的学生严肃地考虑过自杀行为;每12个美国大学学生中就有一个做出过自杀计划,全美高校每年有超过1000名自杀案例,且这个数据还呈每年增长趋势。
20至24岁的亚裔也拥有最高的自杀率。
对于留学生,如何在繁杂的学业和忙碌的生活学会自我调节和压力营救是极其重要的。定期运动、音乐放松、与朋友相聚等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转移注意力。
学会沟通也是更重要的方式。无论是与海外的家人,还是身边的朋友、老师,留学生群体应该学会及时表达、排解消极情绪,永远不要给心竖起壁垒。
如果感觉需要倾诉,宿舍里的RA(Resident Assistant)是你最容易接触到的绝佳人选。
RA多半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也经历过刚入学时适应期的不安和应对繁重学业压力的焦躁,因此他们时常能通过自身的经历给你一定的意见。
即便你感觉你的RA并不能给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他们也都是很好的倾听者,而且绝对不会将你的个人隐私在未经你允许的情况下告诉他人。
当你觉得心理压力超过你所能承受的范围,你可以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每一所美国的大学都会提供心理咨询的相关服务。
由于学业压力带来的攀升的自杀率使得美国的大学格外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的健康服务中心一般都配有职业的心理咨询师所有学生都可以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常这样的服务是免费的。
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绝对不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现代生活中存在心理障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同时,职业的心理医生会对你的隐私问题进行严格保密,你不需要有后顾之忧。
如果是有关学业的压力,你的advisor会是可以给你最多帮助的人。
他们了解有关你所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业要求,一般情况下,对你的学业压力有直观的认识,也能给你最好的建议去调整你的心态以及学习方法。
时常有人抱怨学校的advisor并不能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给出最个性化的意见,但不可否认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政策,也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
除此以外,运动也是舒缓压力促进身体健康的绝佳方式。
大多数美国的大学都有免费向学生开放的专业健身房,有一些甚至免费向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课程(舞蹈,瑜伽,冥想……)比起赖在宿舍里感叹生活的寂寞和空虚,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中去,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舒缓自己的压力。
心理问题是困扰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桎梏,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丢人。当我们独自出国、游学生活,总有软弱无助的时刻,学会求助也是成长必经之道。
等你熬过这段必经之路,你会发现:曾经的挫折对于那时的你其实都不算什么;对于现在的你,才是一笔财富。
Reference:
https://uwaterloo.ca/news/news/waterloo-mourns-loss-one-its-students
http://www.cbc.ca/news/canada/kitchener-waterloo/university-waterloo-president-letter-student-suicide-1.4038503
http://kitchener.ctvnews.ca/hazmat-team-called-in-to-investigate-a-death-at-a-uw-student-residence-1.3239403
https://www.reddit.com/r/uwaterloo/comments/6pyijo/waterloo_mourns_the_loss_of_one_of_its_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