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我明明已经开启了甜死人不偿命模式!为何还是没法降服男(女)神! ——某游戏玩家提问
你和某人约会时,很有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有时候对方热情如火、亲切可人,有时候却又冷若冰霜、不易接近。他/她不会回复你的每一个电话,有时候甚至会忘记在答应过你的时间和地点出现。
更吊诡的是,你虽然对他/她恨得牙痒痒,却发现自己爱得更强烈了!经不全面调查发现,这种Bitch型的人,是恋爱市场上最大的胜利者。
你怪自己太老实!你错了!你只是人生中少上了游戏这门课。你说你玩很多游戏?那只能说明你玩了也白玩。
如果你能看懂下面这些话,你才有一点希望。
人人都爱玩游戏。
但是,游戏并不能为玩家提供食物或者性爱(虽然个别游戏也提供色情内容作为奖励),不能给予玩家真正的金钱或者社会地位(除非玩家用游戏来打赌,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周围有众多的围观者),那么游戏用什么来吸引人玩下去?
游戏制造多巴胺动机最主要的方法是,制造令人期待的奖励。当我们预期能够获得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分泌出多巴胺,于是就增加了我们追求这些东西的动机。
人人都知道奖励是个好东西,但如何提供奖励是有技巧的。奖励分为两种:固定比例和可变比例。
固定比例
固定比例的强化程序对于行为会产出固定比例的奖励。比方说,玩家每击败10个兽人就可以一次性获得10枚金币。
但是,固定比例的强化程序是一种比较差的动机。它会让玩家长时间都处于沉寂的状态,只有当玩家想要得到下一个奖励的时候,他才会再次活跃起来。这种长时间的碌碌无为很容易造成玩家流失。
可变比例
比方说,玩家在每次击败一个兽人的时候,都有10%的比例可以获得10枚金币。所以就像掷骰子一样,玩家有可能连续获得3次奖励,也有可能会连续打败50个兽人却一无所获。
玩家在面对可变比例的强化程序时,总是有机会在下一次行为中获得大量的奖励,所以玩家的行为总是频繁和连续的。你总是希望下一个怪物会掉落一件极品装备,不是吗?
简单来说,忽而热情似火忽而冷若冰霜的情场高手,他/她的这种做法和老虎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如果你玩过老虎机的话!只有无法预期下一次得到的回应是什么的时候,你才会有动力频繁而连续地想要去试探!
他/她玩的是一种让你觉得不容易得到他/她的游戏——这的确容易让人上瘾!
我们可以想要某些不喜欢的东西,或者喜欢某些不想要的东西。
这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如果你仔细想一下的话,这样的例子几乎无处不在。吸毒的瘾君子会越来越想要毒品,然而却越来越不喜欢毒品。我们都想要感谢某个把我们硬拽到某个聚会的朋友,即使这个聚会我们并不想去。还有,许多游戏玩家发现自己即便在很久之前就厌倦了某个游戏,也无法停下来不玩这个游戏。
我们也可能爱上某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
……
以上,是一本泛科技游戏杂志书《第九区 漫游虚拟现实奇境》里面的一篇文章《动机与实现》能教给你的事情。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只能去看纸质书或者购买电子版了。
\\\///
《第九区 漫游虚拟现实奇境》
《第九区》是一本严肃深刻地探讨游戏的泛科技文化读物,由腾云智库和译言网共同制作。腾云智库汇聚了中国最有思想的意见领袖,持续关注互联网的前景和人类的未来。译言出品的“东西文库”是国内最知名的科技书系之一,凯文·凯利(KK)的所有作品均由东西文库引入中国。东西文库出品的《失控》和《必然》是国内近几年最畅销的科技文化图书单品,影响了中国最聪明、最成功的一批读者。
购买本期《第九区》,你将得到:
1. KK 授权《第九区》全球独家完整首发、论述虚拟现实的 2.5 万字长篇大作,预测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机遇与痛点。
2. 两组探讨游戏设计的长文,一篇谈游戏中的选择机制,一篇深入研究玩家玩游戏的动机,是什么令你感到快乐满足,又是什么令你深感悔恨?
3. 十篇全球知名游戏设计师访谈,他们都回答了“如何成为一名游戏设计师”、“受到过哪些游戏的启发”和“游戏产业里下一个最让人兴奋的发展机会”等问题。
4. 一篇发表于 1935 年、首创虚拟现实概念的科幻小说。
5. 2016 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独立游戏榜单。
6. 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青年艺术家曹斐在游戏中发展出来的艺术作品,它们刚刚在美国知名博物馆 MOMA 展出。
7. 一本 222 页全彩印刷、带插页小说以及一本《虚拟现实指南》小册子的高质量纸质书。
本期主要作者简介
• 凯文·凯利(Kevin Kelly):1952 年出生,常被简称为 KK,《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著有《失控》、《必然》等风靡中国的作品。在创办《连线》之前,KK是《全球概览》杂志(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1984 年,KK 参与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他的文章还出现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上。凯文·凯利被看作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
• 泰南·西尔维斯特(Tynan Sylvester):自 2000 年开始从事游戏设计工作,曾就职于 Irrational Games 公司,并且参与过《生化奇兵:无限》的游戏设计,也独自制作过一些游戏(包括游戏设计、编程以及美术工作),同时在著名游戏网站 gamasutra.com 发表过数篇有关游戏设计的文章,著有《体验引擎:游戏设计全景探秘》一书。
• 洪韵:网名 Red,中文世界最知名的游戏撰稿人之一,《读库》游戏设定集系列图书的特约主编,曾在一席演讲《为什么游戏重要》。Red 的游戏文章以知识面广,立意深刻著称。
• 斯坦利·温鲍姆:美国科幻小说作家,虚拟现实概念的首创者,33 岁因肺癌去世。
• 曹斐: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近期,曹斐在 MoMA PS1 举行了同名个展 Cao Fei。曹斐曾获得 2010 年度雨果博斯艺术奖(Hugo Boss Prize)提名,并于 2006 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 CCAA 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她是第一个获邀加入“宝马艺术车”计划的中国艺术家,成为全球第 18 位宝马艺术车创作者。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购买《第九区·漫游虚拟现实奇境》,阅读 KK 2.5 万字专题报告:
《虚拟现实奇境漫游记》和《论虚拟现实》
▼点击阅读原文,与KK一起漫游虚拟现实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