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代表
本号为正版MRCLUB「医药代表」微信,谨防山寨!——医药行业的那些事儿,新手指导,招聘信息,业内新闻推送,25万药代会员及医药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天从我们这获得职业指导及业内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伊洛  ·  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 ·  昨天  
Clinic門诊新视野  ·  赛禾医疗亮相Arab Health ... ·  昨天  
E药经理人  ·  复宏汉霖朱俊:实现国际化闭环1.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代表

假学术推广,国内两大药企相继被罚!

医药代表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7-18 23:53

正文


上月一起,这月又一起,全是因为“学术推广”出了问题,结果在同一市,先后载了跟头。

今日这则消息业界流传也挺广的,因为涉及的企业又是一家国内某大型药企的销售子公司,关联药物是两款销量挺大的抗肿瘤药物,所以处罚结果颇受医药从业者关注。

行政处罚书显示了该司设置多个所谓“学术”活动平台,给予医生劳务费,有许多不合规涉嫌违法的地方

比如,该司药品信息顾问邀请医生在该司搭建的“学术平台”参加学术活动,医生回答一份问卷调研可获得 1000 元劳务费,完成一次文献点评可获得2000-3000元劳务费,会议设主持、讲者和点评(讨论)角色,不同角色对应不同劳务费,劳务费 1000-3000 元每次。

稍微经受过合规培训的小伙伴们看了这个,应该很清楚了,这种发放劳务费的方法是完全不合规的,纯粹是利益输送。

而且,据行政处罚书透露,该司还有多个类似的“学术平台”,包括自建的医患一体化管理平台招募临床研究者,问卷调研的公众号等等,给当地医生发放数十万元不等的各类费用。


当地市监局调查发现,受邀医生均为处方该司药品医生,课件均为该司提供,甚至还出现过更荒唐的,两个医生一对一的互相讲课,同样的课件,两人均获得劳务费

市监局还获得更多会议照片造假的证据,包括摆拍的科室会照片,会议地点、参会人员、参会人员着装和讲者不一致,等等。

你看,连形式上合规都做不到,更别说真的去做学术推广了。

因为涉及不正当竞争,当地给予的处罚结果是没收违法所得约 2300 万,罚款 210 万。

同样,上个月也是这个地方,另一家国内知名药企也被罚了。

据行政处罚书显示,这一家也是因为虚假学术推广,该司无法证明一些科室会和线上会议的真实性,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这样根本达不到学术推广的意义和价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介和销售该司的药品。

看来,有类似情况的药企要小心了。

相关阅读:
RDPAC行为准则
纪委说法:什么样的讲课费不合规?
违规讲课费,开查!
有的“讲课费”,怎么违法了?
别迷信“形式上合规”,又有药企被处罚了
又一省发布药企合规指引(附全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