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人口回归了
。
每年都会遇上一些大事,经过2020年的捶打,我对此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心理准备——大事的降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轮到你了就得硬着头皮处理好。
●
OK说回正题,给大家梳理下近期的几个线索:
①
开年以来A股让人捉摸不定,风格一会儿一变,不持久。
今天央媒再次点评敲打A股抱团的不良风气——
受宏观经济环境、退市制度落地、流动性相对宽裕等因素影响,机构短期抱团避险确实情有可原,但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
②
国泰君安连发两篇策略研报,你们感受下标题:
《A股史上第一次蓝筹股泡沫》→《南下投资正当时》
大意是说
A股抱团已经让好股票的性价比很低了。在此背景下,港股的性价比非常明显,因为过去两年它的涨幅并没有过多的透支。
③
中信证券的策略研报说抢跑式建仓买入已经缓解,投机性抱团将持续瓦解,市场会重回轮动幔涨,转战高性价比品种。
④
南向资金开始积极进场扫货,2021开年以来基本保持每天一百多亿的净买入节奏:
去年市场的一大关注焦点是北向资金的买入节奏和更低回报率要求下对A股核心资产的大胆定价。
今年南向资金又成了关注重点,A股估值太贵,港股老外既看不懂又看不起。正好,换个地方抱团去!
⑤
恒生指数开年以来连续上涨:
今日收盘28805点,可望的高峰还有:
2020年1月24日的29174点
2018年1月26日的33484点
恒指不容易,2018年股灾,2019年作死,2020年新冠疫情,每一次重锤都让它无力坐起。
这几年终于熬到了时代机遇——
老美为了针对我们,由商务部和国防部搞出来两张黑名单。商务部的叫实体清单,所列公司不能与美国公司有任何业务往来。国防部的叫军事公司清单,所列公司禁止美国投资者参与。
很多中概股见状,纷纷积极布局PlanB,回港二次上市,让大陆投资者给公司定价。
另一方面,科创板确实大方,平均80PE的出价,让很多在港股根本不受外资待见的公司选择来回A二次上市,帮助公司重新价值发现。
大量线索都指向了港股——相对便宜的估值,越来越多的好公司,更加合理的指数编制规则。
乐观来看,2021年初的港股,跟2016年的港股很像。
●
聊聊港股的相关标的。
首先是港股三大指数:
然后我又精挑细选梳理了10支香港主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