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周三银行板块在经历了连续下跌后迎来了久违的板块暴涨行情。我的观察列表中,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涨停,股份行的龙头招行和大行的龙头建行涨幅都超过6%。对于最近连续被暴捶的银行投资者,特别是春节前后高位跟风买入的散户,这无异于是一场甘霖,能够让失血过多的投资者坐下来修复一下自己的伤口。
但是,大好的行情中,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天下午,我连续收到好几个粉丝的私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类似如下的内容:
冰哥,您好,关注您好久了,今天把x行卖飞了,被急跌吓到了怕套,如果再下跌需要您的建议,跟紧您的操作。
冰哥:x行x.xx卖飞。现在空仓,给个建议怎么办哦!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些提问和私信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所有类似的消息,我的回复一般就是:你卖出也没征询过我的意见,如今卖飞了让我怎么给意见?我从来不建议粉丝追高的。
事后想了一下,这种回复也很难帮到这些卖飞的投资者。周末思前想后,决定还是试着写一些东西,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以下的内容未必绝对正确,只能算是久病成医的老谷子我给出的一些建议,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或补救措施。按照PMP的管理理论中对于偏差和错误有3种方法解决,
分别是预防,纠正和补救,对应的是问题发生前,问题发生时和问题发生后
。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问题发生。想要预防问题发生,首先就要搞清楚这些投资者为何会卖飞。一般卖飞的投资者无外乎就是两种情况:第一种,该股最近连续上涨,涨幅较大,投资者怕回调,卖飞。第二种,该股最近连续下跌,累积一定跌幅后出现反弹,投资者害怕下跌中继或者被套,卖飞。
其实,无论是上面哪一种,背后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个:
投资者不知道自己买的股票到底应该值多少钱
。股民想要
避免卖飞最有效的办法是自己学会股票的估值,买入那些严重低估未来目标远大的公司
。比如:我在2014年招行10元时买入,当时我对招行的评估是至少值40元。所以,在2015年我没有卖出,而是硬抗了所有的调整。当然,7年过去了,招行的合理估值也跟随着业绩水涨船高了。
但是,这个方法的实操性不强,因为
放眼整个股市能够理性对股票估值进行评估的人不到所有股民的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出的建议是给减仓设定一定的限制条款,例如:
1,
单日最高减仓比例不得超过全仓的20%~30%
。这个比例可以自己事先设定。设定这一比例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冲动性卖飞。
2,
将当日想要减持的股票在开市前提前挂单,可以采取等距挂单法。开盘后不允许临时挂单。
这种方法是为了避免盘面氛围对自己的操作产生影响。
3,
在不产生额外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将单子拆碎
。比如,你今天打算减持1万股,那么可以将1万股拆成10个单子,从涨1%开始,每多涨0.5%就多卖一单。这个方法类似于吃饭时的细嚼慢咽,容易产生饱腹感。拆碎单子可以在相同的涨跌幅内降低卖出股票的总量。成交单子的数目增加可以起到已经减持很多的心理暗示。
如果,投资者错过了前期预防的步骤,已经出现了较大比例卖飞的情况。那么第一时间在盘中纠正就很重要了,纠正的时间越快产生的损失越小。但是,
盘中纠正对于投资者的要求比较高,一个是纠正错误的决心,另一个是眼光。
我这里提供两个盘中补救的思路:
1,对于初学者/菜鸟,一旦意识到可能卖错了,第一时间买入对应的行业指数。
比如:某人早盘卖飞了招行,那么她可以买入银行ETF(512800)进行补救。通常来讲,初级投资者很难有勇气在卖飞后高价追回来。这是股价心里锚定效应在起作用,韭菜的思维通常是:我51卖出的怎么也不能追高买回来,等下跌。结果等了半天,没等来下跌,人家飞更高了,越高越不敢追。这就是锚定效应在起作用。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换另外一个标的,比如买入银行ETF(512800),一方面行业指数基金里面本身就包含了一定权重的招行市值。另一方面,由于更换了标的投资者没有锚点,这时候买入就不会犹豫。
2,对于经验丰富的老鸟来说,盘中可以考虑的补救措施就是选择同板块内未启动的标的,赌行情在板块内出现轮动。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大行情通常都有板块内的轮动,一线涨完,二线接力;二线涨完三线鸡犬升天。但是,
这个对于投资者眼光的要求非常高看走眼可能受到2次伤害。
如果说你在前两步没能防止或纠正错误的发生,那么到了第三步就非常尴尬了。
这就要求你判断到底卖飞的股票未来的走势是一路高歌猛进还是会回调。
如果是未来涨幅较大,那么就应该果断追高,如果判断未来会有一定回调那么就耐心等待股票回踩重要均线再择机加仓。
这个说起来容易,但是实操难度极高。这相当于要求投资者判断股票的短期走势。如果在事后能能做出正确判断的投资者,八成也不会犯卖飞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