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深圳刚刚官宣:延长至15天! ·  14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妙瓦底,再遣返111人! ·  昨天  
环球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建证未来丨中建集团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指导意见②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10-31 19:00

正文

近期,中建集团人力资源部、党建工作部、团委联合印发《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实操手册。《意见》发布后,集团各二级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党建工作部门、团组织围绕有关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宣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推动《意见》在基层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着力将企业打造成为青年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构建“企业+青年”共同发展生态,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企业,实现“中建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中建更有为”。





基础部(中建基础)


基础部(中建基础)坚持党对人才、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整合人力、党建、共青团各系统共同参与打造青年员工成长成才通道,制定《“基储生”五年培养计划》,根据核心举措清单,分阶段抓实青年员工轮岗培养及过程跟踪,通过集中培训、复合轮岗、导师带教、项目研学等多种方式,全面助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同时依托在施重大项目,开展青年员工集中实习和系统培训,以跨专业轮岗、一线带教、清单授课方式,抓好入职百日关键期,夯实职业发展基础。打造“建证未来·基业长青”团青品牌,多措并举建设共青团“岗位建功、学习提升、联系服务”三大平台,纵深推进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和“青马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集团基础设施业务高质量发展和“一创五强”战略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中海集团


中海集团培养体系坚持绩效牵引、训战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序列、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员工,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模式。对于“海之子”新员工,扎实推进三年培养计划,通过导师带教、轮岗交流、定期盘点、集中培训、专题攻坚等安排,帮助新员工快速完成“中海化、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精选优势子企业、优质项目和导师,让青年员工在一线充分实践、打磨,在不同地区市场、不同职能条线、不同层级机构轮岗锻炼。结合业务流程及岗位标准化的推进,梳理各专业条线培养大纲,明确各阶段的关键能力提升项、所需积累的知识经验,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打通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专业职能、不同管理层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引导青年员工发挥自身所长、自我驱动。打造内训品牌,通过“领航计划”“远航计划”“研途计划”等各层级专项计划,推进高潜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强化青年员工思想引领,通过先进事迹宣讲,传承“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中建精神,引导动员广大青年在全面落实高质量稳增长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中建国际


中建国际持续完善公司“132”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开展“筑世者”培养,紧跟公司实体化、一体化、属地化发展步伐,培养培育一批志在海外、专业精通、语言过硬、潜力突出的青年人才。积极践行“建证未来”青马工程,着力培养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持续开展“党组织书记与青年面对面”“对话榜样 共话成长”等主题活动,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方向、教方法。落实“一导师两伙伴”培养机制,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日常指导和精准帮助。聚焦国际工程专业能力开展专项培训,储备海外机构青年后备干部。扎实推进“新动力”计划,优化青年创新资源配置,激发青年创新创效活力,支持青年创新成果实现转化应用和继续研发,为公司创新发展贡献青年才智。


中建西南院


中建西南院打造“未蓝-青蓝-湛蓝”三阶段的“中建蓝”人才培养三部曲。发布实施“未蓝”青年员工成长计划,以定制化课程为抓手,自主研发涵盖16个主要专业、上千门课程的“未蓝”青年第一课,以全过程跟踪、分阶段考核为载体,采用座谈、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培养成果进行监控,保证“未蓝生”快速成长、立岗成才。形成系统的“青蓝”骨干培养体系,推出大师带教等全新的定制化培养课程,打通培训、考核、晋升链条,实时跟踪考察,搭建系统人才库,实现“选拔-培养-任用”的人才管理闭环;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类大赛,加强青年人才能力建设,连续3年举办“至善杯青年方案设计大赛”,参与集团各类人才大赛并斩获多个金奖,进一步筑牢各类人才队伍基石。


中建西勘院


中建西勘院扎实落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指导意见》相关要求,打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组合拳。专项方案精心规划成长路径,以《启航・星计划》为牵引,全方面做好青年员工职业规划、导师带徒、业务成长、综合素养提升等方面工作,护航青年员工顺利启航。多项举措助力青年发展,落实“建证未来”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深化“青马工程”、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鼓励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评优评先,让各类优秀青年员工脱颖而出。搭建青年“心连心”沟通桥梁,掌握青年所思所想、发展需求,创办《西勘·空间》《真言》等内部交流载体,鼓励青年发声;定期开展青年思想状况大调研,党委班子成员分别赴项目一线与青年员工座谈,举办青年员工一对一座谈会,倾听了解青年心声建议。


中建上海院


中建上海院坚持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制定并长期实施对青年员工的“导师带徒式”培养计划,给予青年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指导。精准做好青年员工的入职培训,通过前期调查研究,结合新一代青年的普遍特点和兴趣爱好,对传统入职培训进行调整,特邀院内自主培养的青年技术导师开展交流培训,分享个人专业见解、工作心得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洞见,帮助新员工建立职业发展目标。明确不同层级的培养责任,夯实全方位、全领域、全时段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实行长期跟踪培养和动态考核机制,通过对青年员工持续发布技能竞赛信息、组织讲座培训、提供职级晋升优先机会等方式,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青年人才整体素质,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中建发展


中建发展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总结提炼出“1+5”创新人才特质,连续两年开展青年人才盘点,建立青年创新人才库,依托“青蓝计划”品牌,结合产业公司特点与青年特质,定制化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建生态环境集团优化用才生态,发布公司“1135”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应届毕业生“13613”专项成长方案,用好“学习地图”《“新青年”培养手册》,依托“清源学社”“青年论坛”等平台多点发力,引导青年员工成长并记录发展轨迹;中建环能围绕“以奋斗者为本,价值创造”打造“5+3”人才结构体系,以青年人才为核心支柱,打造由公司主要领导,核心业务骨干组成的内部讲师团队,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分类指导和精细化培养,持续构建多层次、立体化青年人才梯队。


中建装饰


中建装饰深入践行《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指导意见》,以“栋梁育才工程”为抓手,持续夯实“双导师”带徒机制和人才素养提升等交流平台。积极拓宽青年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大装饰青年人才轮岗力度,激发青年创新创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秉持“表里如一 匠心品质”的企业品格,不断提升青年员工业务素质、专业精神和担当本领。坚持深化新时代装饰青年岗位建功行动,大力推进“三新创建”工作,设立青年创新工作站,激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工业化、数字化和“双碳”领域创新实践。深入开展“我与装饰共成长”青年员工座谈交流,通过“栋梁育才工程”各阶段青年骨干分享成长经验,积极培育装饰优秀青年骨干,打通“新栋梁”到“栋梁之星”和“栋梁之英”的发展通道,全面打造“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先锋型、廉正型、阳光型”的装饰青年人才。


中建科工


中建科工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聚焦“战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分层分级对人才队伍进行全方位赋能,形成“日常学、重点训、技能赛”三位一体学习组合方案。日常学习强调思想与能力全面提升,全员研习《项目管理手册》与项目管理大会部署文件,知识夜校、微课堂等学习竞相开展。重点培训聚焦关键群体、关键能力,以各类专项培训班为载体,补短板、锻长板,强化各业务系统建设,提升团队应变能力。技能比武以竞赛促学习,常态化开展商务复盘大赛、安全讲师赛、党建技能大比武等,不仅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舞台,还形成各业务系统口袋书、案例库等,固化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青年人才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中建安装


中建安装针对入职一年内的新员工,创新制定“星苗”培养计划,实行“标准化培养”+“星苗培养”双培养机制,从“润苗”“扶苗”“壮苗”三个阶段,明确公司总部、二三级子企业和项目部不同层级培养责任,筑牢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基底。通过入职集中培训、师徒结对帮扶、安全轮岗见习、基础业务培训、项目管理见习等标准化培养,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夯实专业技能;通过精准绘制人才画像、个人综合素养提升、多岗位实践锻炼、行动学习成果验收、“星苗”成长交流座谈等专项培养,助力“星苗”成员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步提升。实行三年跟踪培养和动态管理,为“星苗”成员提供重要岗位历练、海外交流、重要培训、职级晋升优先等机会,提升“星苗”整体素质,为集团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人才保证。



智   慧, 张   懿
核校:彭   震, 崔   融
审核: 时锋, 吴   琦, 蒋   盛
欢迎转载请注明 来源!
内容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