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于2024年9月25日在法国巴黎发行欧洲主权债券,规模20亿欧元[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5%左右的平稳增长,其中出口、制造业拉动明显,体现我国逐渐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成效,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改。与此同时,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呈现经济增速边际放缓迹象,欧央行也在今年开启降息周期,带动欧元债券收益率从高位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我国财政部发行20亿欧元主权债券,也是在合理把控融资成本的基础上,借此机会向国际投资者展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和长期增长潜力,并且在今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选择在法国定价发行并上市,对于中法两国乃至中欧金融市场合作互通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财政部发行欧洲主权债券主要有3年期和7年期两个品种,发行规模分别为12.5亿欧元和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分别为2.517%和2.738%,较欧元债券定价基准MS(Middle Swap)分别加点23bp和40bp。
横向对比来看,此次我国发行欧元主权债券定价,从配置视角看,相较于法国、德国债收益率更具吸引力。我们认为在我国国家财政整体稳健、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低、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我国欧元主权债券安全性高,票息相对优势对国际投资者而言应具有较强吸引力。纵向对比来看,此次发行利差较此前年份所发行同期限品种有所走扩,不过较初步定价指引收窄幅度较此前年份更甚,也体现出国际投资者对于此次欧元主权债券、以及我国主权信用水平的认可。对于3年期品种而言,2021年定价为MS+0bp、较初步定价指引MS+20bp收窄20bp,而此次定价为MS+23bp、较初步定价指引MS+45bp收窄22bp;对于7年期品种而言,2021年定价为MS+20bp、较初步定价指引MS+40bp收窄20bp,而此次定价为MS+40bp、较初步定价指引MS+65bp收窄25bp。整体而言从发行利差来看,此次欧元主权债的发行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在收益率更具吸引力的情况下,国际投资者认购的踊跃程度。包括我们看到参与认购的投资者类型较为丰富,地域分布也较为广泛,在162亿欧元的总申购金额中,主权及超主权、银行、保险、基金资管类投资者分别占比26%、51%、4%、19%;地域上看,来自亚洲、欧洲、中东、离岸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1%、36%、5%、8%。
此次欧元主权债券的发行对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理解与信心、为市场建立常规定价基准、促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并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资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
一是有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理解与信心。从2019年以来的发行经验来看,财政部发行欧元主权债券的发行定价对欧洲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是银行和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产品,均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积极认购,也体现出其对我国经济平稳复苏和金融体现稳定运行的良好预期。而当前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我国能够借由此次发行加强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交流,传递我国全方位开放信号,增进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理解,有助于提振全球投资者对我国主权信用的信心。
二是能够为境内发行主体提供欧元融资定价基准,完善欧元债券收益率曲线。随着中资企业国际业务的增加,中资企业对于海外融资的需求也在增加,欧元债券发行也保持一定热度。我们认为,此次欧元主权债的发行能够为中资企业进行欧元融资提供定价基准,有助于提升企业境外融资效率,并有望降低未来中资企业的欧元融资成本,同时也能够完善我国欧元主权债收益率曲线。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我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此次我国再度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为国际资本市场提供重要投资和避险工具,能够丰富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也有望进一步增进我国与法国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在积累外币债券境外发行经验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开放水平。同时,我国发行欧元主权债也能够为境内其他融资主体形成良好示范,有望引导其合理利用国际金融资源,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此外,此次发行也展现中国坚定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决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境外投资者关注我国的投融资机会及,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资料来源:Bloomberg,财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019年以来我国欧元主权债券发行利差变动
资料来源:Bloomberg,财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欧元利率大幅波动风险。
[1] https://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409/t20240926_3944435.htm
本文摘自:2024年9月26日已经发布的《财政部再发欧元主权债,掀开中欧金融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