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生态环境  ·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19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 ·  19 小时前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昨天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昨天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昨天  
广西广播电视局  ·  自治区广电局圆满完成2025年春节广播电视安 ... ·  昨天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  2 天前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  2 天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2 天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自媒体写作的 QRIES 方法论,初学者如何写出让人信服的好文章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22 12:50

正文

最近看到国外著名 SEO 站点的一篇新文章《 Quality SEO Content: The QRIES Approach for Better Rankings(高质量SEO内容:用QRIES 框架 获得更好的排名)》。原文链接可以查看。

这篇文章是全英文的,如果你的阅读能力可以的话,可以自己看看。如果不行我简单总结下,这个文章 介绍了如何通过 QRIES 框架 来创建高质量的 SEO 内容,以提升搜索引擎排名。QRIES 代表 Quotes(引用)、Research(研究)、Images(图片)、Examples(示例)和 Statistics(统计数据),通过这五个方面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文章还提到 Google 如何评估内容质量,介绍了 E-E-A-T(经验、专业知识、权威性、可信度)框架 ,并强调高质量内容需要满足用户的搜索意图和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虽然这个内容讲的是 SEO,但是就像 Google 的 EEAT 原则一样,搜索引擎试图找到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其实自媒体创作者也需要找到如何写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我自己是一个喜欢随心所欲创作内容的写作者。这当然有很多好处,有创意的时候,文思泉涌,激情澎湃。但是有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么写。

其实一个优秀的创作者,需要持续稳定高效地输出内容。这其实就需要方法论。

我认识的一位前著名记者,刘韧老师,曾经发明过一个 刘韧体 ,他的每篇Blog都是1、2、3、4、5这样的段落。听起来,这都不能叫做一个发明。但是,当我们面对空白的稿纸(屏幕),茫然失措不知道怎么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方法论的重要性了。

新闻写作还有一个著名的, “5W+1H”原则 ,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语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听起来也是超级简单,这不是我们小学看图说话的时候,学的东西么?其实不然,你现在打开很多新闻去看,有些新闻看起来就是没头没尾的。

个人的创意、灵感,能够帮你提高你的上限,好的工作方法,原则,可以保持你的提高你的下限,保持你最差的时候的表现,也可以超越同侪。

好,我们现在具体说说QRIES。

Q:Quotes 引言

很多时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说的。很多名人说的话,你可能也说过,但是只有名人说的才会被人信服。

当然这也是很多写作者精熟的技巧,甚至有些写作者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把一切想说的话,都栽赃给鲁迅。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结果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梗图:鲁迅说,我没说过这句话。

据说爱迪生说过,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我们今天不想讨论这句话本身的真假和含义。但是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在互联网上有无数的文章讨论。是真是假,如何理解,是否有下半句,这不是这句话本身的魔力,而是说的人的影响力造成的。

创作自己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搜索下行业专家,业界名人是否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或者相反的观点,引用他们的观点,可以引起更多的讨论和传播。

比如,我的一篇讨论自我管理的文章,就引用了刘慈欣的后悔辞职的言论《 刘慈欣后悔辞职:大多数人都需要一份工作才能保证创造力 》。这个文章里面,还列举了虽然已经是作家富豪榜前列的作家当年明月,出名发财后,继续从政的例子。还有村上春树。当然余华的言论是这个文章主题的反例,但是,余华不断的出好书出新书,创作力惊人,可能也说明他非常自律。这篇文章,仅在公众号平台就有1万4千多的阅读。

R:Research 研究

大家现在都在说信息茧房,信息爆炸,信息过载。到处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文章。但是,很多文章,很多视频,都是重复的内容,或者是相同文案,稍加修改就当作一篇新的文章,或者换个人读一遍就是一个新的视频。

真正深刻的内容永远都是稀缺的。搜索引擎可以判断你的文章是否是重复的,是否是复制别的网站的,如果是就会给你降权。推荐系统有时候,也会推荐很多重复的内容。但是真正的用户,看到有独特的内容和深度的见解,就会点赞,会分享,会打赏。推荐系统也会根据用户对你的文章的反馈给你更多的流量。

写一篇文章,具体写作,打字,组织文字的时间,应该只占20%的时间,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应该占80%的时间。

在想讨论一个话题之前,你可以搜索,可以询问 ChatGPT,可以在很多篇文章中筛选,去寻找你自己的定位。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两个最好的文章,信源,深入思考。

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内容,你的文章更容易在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里面脱颖而出。

I:Images 图片 :一图胜千言

不管是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流,微博推特的信息流,还是 Youtube、抖音的主屏幕,所有自媒体平台的主要界面。 封面 都是首当其冲的视觉中心点。

特别是微博和推特这样的,有很多人发纯文字内容的平台,有好的封面的内容,更容易在时间线里脱颖而出。

一篇文章也是如此。长篇文章里面的图片是阅读的时候的天然分割点,也是用户视线的焦点。

更重要的是,图片可以承载很多文字无法传达的内容。

下图是我的英语轻松读官网的一部分,文字和图片一起介绍如何用英语轻松读来学习英语。你会发现这个内容,只有文字,很难解释清楚。如果只有截图也显得很干,无法把流程和意图说清楚。图文结合就相得益彰了。

顺便,欢迎大家到App Store搜索“英语轻松读”,我们刚刚更新到了1.25版,继续加入各种实用的功能,建立更闭环的英语学习链条。

图片很多时候的表达能力非常强,比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怎么通过爆款文让我的微信公众号获得大量粉丝》,这个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其实下面一张图就可以概括。

这就是图像的力量。

再看这张统计图,这是我的爆款演讲 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在油管几天之内突破4万播放量的统计图。当时挣了150多美金。

现在又过去了很久,这个视频已经有6万多的播放量,也挣了200多美金了。但是图片上看,还是上图更吸引人。

所以,选择的时间范围,维度也可以揭示出不同的信息来。

写作的艺术,不仅是传达什么样的信息,而且是怎么传达。

E:Example 例子和故事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道理和方法。道理和方法是空洞的。真实的案例和真实发生的故事最能打动人。

就像我的爆款文 前妻文 一样,如果你说,这篇文章用AI总结成一个道理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的学历没那么重要,只要肯努力就可以获得自己的成功。但是这样的文章没办法打动人。

而我的这篇文章,包含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故事。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故事。所以,很多人看到这篇文章都受到了启发和感染,所以我的订阅数暴涨,所以打赏都达到了3万多。

甚至有很多人写文章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有可能也是初中毕业的,等等。这就是故事中的细节打动了他们。

有些文章里面的案例和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如果写得好,也可以有感染力。

其实写真实的故事比写虚构的更好写,更容易打动人。因为所有细节都存在你心里,你不需要去构建细节,你也不用担心细节看起来太假。一个真实的故事,往往比虚构的更多巧合,更荒谬,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更合理的。

在做视频的时候,也是这样,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讲述者更有自信,也更能感染你的观众。

S: Statistics 用统计数字支撑你的主张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举例子,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但是读者还是不够信服。这时候一些第三方的,权威的统计数字,图表可以给我们的观点提供更多的可信度。

比如在我写《 写书真是个不挣钱的事情 》的时候,是一个专业作家无法养家,51岁去打工,甚至去建筑工地去打零工的故事引发了我去研究这个课题。但是对整个出版行业的情况,我没有整体的把握。所以,我进行了很多搜索。比如,我查到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从这个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到传统出版的增长乏力,数字出版却一直稳步增长。

我个人经验可以验证这个数据,我的微信公众号,前后出了两本书,版税也就是10万左右。但是我从数字渠道,打赏、软文广告,获得的收入远高于此。

我虽然有个人经验,但是如果没有权威统计数据,我是没办法把我的个人经验简单放大,放之四海的。

再比如 李禄 的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开篇就引用了 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Jeremy Siegel),整理的一个美国过去各种大类金融资产的表现的图表。

美国从1801年到2014年各大类金融资产回报率表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湖北生态环境  ·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19 小时前
湖北生态环境  ·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19 小时前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昨天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昨天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2 天前
连州点点网  ·  假的!
2 天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2 天前
中国半导体论坛  ·  刚刚!华为宣布:收入暴增!
2 天前
乐天瘦身  ·  Feel Good日报 | 10.20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