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81年至199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计算物理和计算材料学方面的研究。
数学家,主要从事运筹学研究并取得了系统成果,在信赖域法、拟牛顿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等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86年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代数学研究。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1982年至1987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赴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5年在巴黎高师和德国美因兹大学任访问教授和高级洪堡研究员,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和教育部科技委数理部常务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1990年在南京大学天文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欧洲南方天文台联合培养),曾先后在比利时烈日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香港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国立天文台、德国汉堡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天文机构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
1984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所PSI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8年受聘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在英国国立卢瑟福实验室工作。1998年至2012年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至2024年1月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其中2012年至2017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工作)。2024年2月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员。从事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容错量子计算、错误缓解和量子算法等。2006年和2009年在南开大学分别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3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此后四年在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7年加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迄今已在Phys. Rev. Lett.、Phys. Rev.X 等刊物上发表多篇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