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和科技的巨大发展,马克思和列宁等人仔细研究了蒸汽时代的经济发展事实,并提出了解决国家卫生服务、义务教育、退休基金等社会问题的方案。列宁曾说:“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例如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等),并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结合目前科技发展现状与人类社会生活面貌的重要探索。
——李江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性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我通过阅读《资本论》学习到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并且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应当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深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大地上,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丰富的素材。
——王婕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该书虽已距今百年,但仍为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指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要立足当下,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
——黄锦佳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中。
——林晨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结合中国的社会和制度变迁可以发现,不同的上层建筑实际上是由不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央集权形式下的分配体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这一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需要构建新型党政关系。
——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