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荣耀Magic7#
。
荣耀Magic系列旗舰在过去给我的感觉是,整体做得还不错,但总是有那么一两个点的配置要少点东西,我们可以用各种用户定位之类的理由去解释,但问题是,既然你都是旗舰了,为啥就不能多给点呢?
我们看这一代各家的旗舰,同样还是有这个问题,有的用短焦指纹,有的没有无线充,有的没有微晶玻璃……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没有就不能用?也不至于,但总让人有点不舒服。
以及,节奏总是慢半拍。
而对于每年新旗舰来说,节奏的价值一方面是更快抢占市场和用户,更重要的在于,话语权的争夺。你的产品做得很好,可用户的机子已经换了,你不可能说服用户在两个月之后再换新机,也无法让用户就等着你。
这一点,荣耀深刻知道,在独立之前,荣耀一直都是每年同定位产品的节奏先锋,过去几年里,新荣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需要一个过程走向成熟,而今,在新荣耀真正步入正轨之后,旗舰机的节奏也该回来了。
Magic7系列的节奏提前,和骁龙8至尊版包括天玑9400平台的新机拉到同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就可以规避掉产品之外的要素,真正进入到产品和技术的PK中。
产品和节奏双重回归之后,在Magic7系列上,我们终于找回了在当年的荣耀上熟悉的感觉,一个字,爽。
IP68/69、100W有线+80W无线、超声波指纹、巨犀玻璃(纳米微晶玻璃)、青海湖电池、自研射频增强芯片,骁龙8至尊版,4320Hz绿洲护眼屏,这些你想要的都给你了,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还是全系列标配,不区分标准版和Pro版。
是不是看着就舒服?
舒服就对了,今年各家旗舰扎堆发布,各家的核心技术和体验上其实没有多少本质区别,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比谁有什么不如比谁没有什么来得更直观快捷。
过去几年里,各家在旗舰机的打造上把核心注意力都放在了影像上,影像当然是旗舰机的核心能力之一,但很显然,对于大众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台拍照更好的旗舰机,而不是一台可以当手机用的旗舰相机。
这意味着,对于旗舰机的评价,应该是更加全面综合的,在Magic7 系列上,我们很容易感知到这一点。
新荣耀在独立之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创新实验室,在手机的核心能力上持续投入,如今也进入了收获期。
也因此,这一代的Magic7系列成为了最均衡全能的旗舰机尤其是在屏幕护眼、信号表现、续航快充和结构强度上的优势。
屏幕护眼部分,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长越来越长,眼疲劳成为大家感知非常深刻的一点,所以荣耀在这部分的发力正在成为荣耀的产品特色之一。
在Magic7 Pro上,荣耀的屏幕护眼更进一步,今年行业最新的圆偏振光技术自然是标配,而这部分所模拟的类自然光,是荣耀在屏幕护眼上一直深根的领域。
类自然光屏幕之外,荣耀一直在做的自然色彩显示和助眠显示,也是体验很好的点。以及,在高频PWM调光这件事儿上,荣耀一直走在业界前列,4320Hz零风险PWM调光也依然是业界表现最好的。此外,AI离焦护眼和干眼友好的用户评级也一直不错。
荣耀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护眼,而随着人们认知的逐渐普及,这一块也成为了各家屏幕重点发力的发现,也算是另一个引领行业的代表了。
信号表现上,信号表现是一个不太容易量化,但却是非常影响日常体验的部分,我身边好几个从果子换成荣耀的用户,核心理由就是想要一个信号表现好点的手机。
荣耀的独立射频增强芯片和信号综合调校,一直做得很好,我过去几个月的主力机是荣耀的Magic V3,在典型的比如发布现场,荣耀的信号表现是所有品牌手机里最好的。
这部分其实也不需要说太多,用过荣耀手机的朋友很容易理解这个。
续航和快充,Magic7 Pro全系列搭载了100W有线和80W无线,全系列做了青海湖大电池。关于无线充这个,我觉得最核心的场景其实是车载无线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这部分的普及,使得其成为了刚需性的能力。
以及,还有一个点,荣耀的无线充协议和华为是共通的,这使得荣耀的手机和华为的鸿蒙智行和Hi模式的车是无缝对接的,我觉得也是值得关注的点。
机构可靠性,荣耀这几年另一个发力点是机身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力打造上,这部分能力的下放成为荣耀X50爆火的关键点之一,在Magic7系列上,除了传统的机身结构强度设计,微晶陶瓷和IP68/69同样是标配的。
对于用户来说,尤其是如果你的手机要使用两三年以上,这部分非常重要。
今年会是荣耀高端化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华为的逐渐回归,整个行业正在快速变化。
那么,在这样的大局势下,荣耀的机会点在哪里?
我觉得如今的荣耀,在高端化上,需要战略和战术两条路并行,战略上目标可以更高,但战术执行上,需要更接地气,更符合荣耀当下所面临的真实状况。
或者更简单点,产品层面,Magic7 Pro是荣耀旗舰最核心的产品,需要在核心技术赛道上构建属于自己的体验特色,这部分荣耀做得一直不错,包括青海湖电池、绿洲护眼屏、通讯能力、雅顾人像,等等,正在成为荣耀的产品标签。
荣耀Magic系列旗舰在过去给我的感觉是,整体做得还不错,但总是有那么一两个点的配置要少点东西,我们可以用各种用户定位之类的理由去解释,但问题是,既然你都是旗舰了,为啥就不能多给点呢?
我们看这一代各家的旗舰,同样还是有这个问题,有的用短焦指纹,有的没有无线充,有的没有微晶玻璃……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没有就不能用?也不至于,但总让人有点不舒服。
以及,节奏总是慢半拍。
而对于每年新旗舰来说,节奏的价值一方面是更快抢占市场和用户,更重要的在于,话语权的争夺。你的产品做得很好,可用户的机子已经换了,你不可能说服用户在两个月之后再换新机,也无法让用户就等着你。
这一点,荣耀深刻知道,在独立之前,荣耀一直都是每年同定位产品的节奏先锋,过去几年里,新荣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需要一个过程走向成熟,而今,在新荣耀真正步入正轨之后,旗舰机的节奏也该回来了。
Magic7系列的节奏提前,和骁龙8至尊版包括天玑9400平台的新机拉到同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就可以规避掉产品之外的要素,真正进入到产品和技术的PK中。
产品和节奏双重回归之后,在Magic7系列上,我们终于找回了在当年的荣耀上熟悉的感觉,一个字,爽。
IP68/69、100W有线+80W无线、超声波指纹、巨犀玻璃(纳米微晶玻璃)、青海湖电池、自研射频增强芯片,骁龙8至尊版,4320Hz绿洲护眼屏,这些你想要的都给你了,一个都不能少,而且还是全系列标配,不区分标准版和Pro版。
是不是看着就舒服?
舒服就对了,今年各家旗舰扎堆发布,各家的核心技术和体验上其实没有多少本质区别,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比谁有什么不如比谁没有什么来得更直观快捷。
过去几年里,各家在旗舰机的打造上把核心注意力都放在了影像上,影像当然是旗舰机的核心能力之一,但很显然,对于大众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台拍照更好的旗舰机,而不是一台可以当手机用的旗舰相机。
这意味着,对于旗舰机的评价,应该是更加全面综合的,在Magic7 系列上,我们很容易感知到这一点。
新荣耀在独立之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创新实验室,在手机的核心能力上持续投入,如今也进入了收获期。
也因此,这一代的Magic7系列成为了最均衡全能的旗舰机尤其是在屏幕护眼、信号表现、续航快充和结构强度上的优势。
屏幕护眼部分,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长越来越长,眼疲劳成为大家感知非常深刻的一点,所以荣耀在这部分的发力正在成为荣耀的产品特色之一。
在Magic7 Pro上,荣耀的屏幕护眼更进一步,今年行业最新的圆偏振光技术自然是标配,而这部分所模拟的类自然光,是荣耀在屏幕护眼上一直深根的领域。
类自然光屏幕之外,荣耀一直在做的自然色彩显示和助眠显示,也是体验很好的点。以及,在高频PWM调光这件事儿上,荣耀一直走在业界前列,4320Hz零风险PWM调光也依然是业界表现最好的。此外,AI离焦护眼和干眼友好的用户评级也一直不错。
荣耀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护眼,而随着人们认知的逐渐普及,这一块也成为了各家屏幕重点发力的发现,也算是另一个引领行业的代表了。
信号表现上,信号表现是一个不太容易量化,但却是非常影响日常体验的部分,我身边好几个从果子换成荣耀的用户,核心理由就是想要一个信号表现好点的手机。
荣耀的独立射频增强芯片和信号综合调校,一直做得很好,我过去几个月的主力机是荣耀的Magic V3,在典型的比如发布现场,荣耀的信号表现是所有品牌手机里最好的。
这部分其实也不需要说太多,用过荣耀手机的朋友很容易理解这个。
续航和快充,Magic7 Pro全系列搭载了100W有线和80W无线,全系列做了青海湖大电池。关于无线充这个,我觉得最核心的场景其实是车载无线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这部分的普及,使得其成为了刚需性的能力。
以及,还有一个点,荣耀的无线充协议和华为是共通的,这使得荣耀的手机和华为的鸿蒙智行和Hi模式的车是无缝对接的,我觉得也是值得关注的点。
机构可靠性,荣耀这几年另一个发力点是机身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力打造上,这部分能力的下放成为荣耀X50爆火的关键点之一,在Magic7系列上,除了传统的机身结构强度设计,微晶陶瓷和IP68/69同样是标配的。
对于用户来说,尤其是如果你的手机要使用两三年以上,这部分非常重要。
今年会是荣耀高端化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华为的逐渐回归,整个行业正在快速变化。
那么,在这样的大局势下,荣耀的机会点在哪里?
我觉得如今的荣耀,在高端化上,需要战略和战术两条路并行,战略上目标可以更高,但战术执行上,需要更接地气,更符合荣耀当下所面临的真实状况。
或者更简单点,产品层面,Magic7 Pro是荣耀旗舰最核心的产品,需要在核心技术赛道上构建属于自己的体验特色,这部分荣耀做得一直不错,包括青海湖电池、绿洲护眼屏、通讯能力、雅顾人像,等等,正在成为荣耀的产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