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上北京
全北京最有趣有料有温度的生活圈。 吃喝控的天堂,减肥帮的杀手,逛街党的灯塔,死宅族的对头。 掌上北京,帝都生活,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2月22日 | 京城事儿全知道 ·  2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来京暂住人员和出租人注意!北京租房需申报! ·  2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北京“空中花园”来了!在哪?长什么样? ·  3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地下古堡」· 免费打卡 ·  4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免费!2025北京两癌筛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掌上北京

关爱生命,探石中圣水蕴育长生的奥秘。

掌上北京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8-11 16:00

正文


秦代方士徐福为始皇帝出海寻求长生不老药;

明吴承恩巨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吃丹药与仙桃得不死之身;

埃及法老王贡献躯体制作木乃伊;

他们相信灵魂总有一天会回。

人们期望肉身长存不老,

本质追求其实是精神上的不灭和永生。


隐秘的高山与森林里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

一个村子里的老人都能活过百岁,

这种现象世代传递,

村子因此得名“不老”。


在北京,在生命长到让人无限敬畏的神圣之地,

探秘不老屯长生之源。

我们期待从可以被考证的资料中寻获“不老秘诀”,

重新找回生命的古法奥义。


故事从 北京母亲水源-密云水库 开始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

云佛、云雾山中深藏着一座座百年古镇,

其中最为神奇的便是密云深处的“不老屯”古镇。

生命的年轮在不老屯,

总是比外面的世界多出一圈又一圈。

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清澈见底的北泉、秀才峪,

麦饭石渗出的矿泉水孕育了不老的传说......

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使得我们有了这一次山涧之行,

我们也有幸亲身走进山里人家,

与百岁老人唠唠闲话家常,

听他们细数这漫长一生中闪光的岁月点滴,

讲述麦饭石水、母亲水源的来历,

见证生命之水蕴育的神奇传说。



第一章

沿着水库往山里走,桃花源里不老屯


八月,

被太阳炙烤着的北京地面接近40摄氏度,

热度不减,酷暑难当。


下午两点,

我们从山脚下弗农小镇出发,

沿密云水库西北岸方向往山的深处前行。


一泓净水倒映天蓝云白,

干净的如同置身于画中,

荡涤着原本在大都会城市的庸碌。

山路曲折蜿蜒,一直伸向看不见的密林里,

近水时有了夏日最珍贵的清凉之意。

沿路两侧整齐的白房子林立,山里人常逛的市集摆着瓜果蔬菜,

密云人的一天就是这样丰盛简朴。


图 | 密云水库实拍


路过白马、石佛、冯家峪镇、石城,

离开市政平整的路面,

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处,有些扬尘飞舞的小村庄跃然眼前。

气温霎时比山外低了5度左右,顷刻之间有了微风,

被神话的不老屯就在这里。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第二章

他们用生命述说,不老屯的岁月神话



生命故事之


王万良老人82岁,老伴儿朱桂华77岁。

家里墙上还挂着六十年代的毛主席画像。

我们在丝瓜、茄子、窝瓜、豆角、芫须掩映着的小院儿里和两位老人聊天。


图 | 老人和他们的小院儿


“你们看到的蔬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菜是不需要出去买的。”

“米面国家供应,我们苦了大半辈子,现在享福感谢政府感谢党。”

“4个重外孙女,有的在孙河,有的在密云,有的在北京,都在这院儿里长大的。”

“看病有乡医也挺方便的。”

“我们自己抽水自己吃。”

“不老屯的水从鸡冠山、刀螂山流下来,

两座山这么一夹,没有蝎子, 水特别甜特别好喝。


王万良老人生性腼腆,想一会儿说几句话;

老伴儿朱桂华心直口快,提醒着老人年轻那会的事儿。

两位老人每天5点起床,晚上要看电视追连续剧,一般十点睡觉。

唯一不满的就是

“坐大班车去密云县城要俩钟头,太远了。

赶小班车快倒是快,二十多块路费又太贵了。”

说到这里,朱桂华眼里在憧憬着什么,

我们没追问下去,给老人留个美好的念想,

希望有更快更便宜更适合老人的出行方式快快实现。



生命故事之


吕天福老人87岁,老伴儿周淑英84岁。

两位老人的家里每个角落都是一幅绝美的静物画。

我们在门前的梨树、毛栗子树、苹果树下听老人回忆人生。


图 | 实景照


“阳光房是我们自己搭的。”

“淑英腿脚不好,都是我做饭。开始不会,自己慢慢学就会了。”

“我上过北京电视台养生的节目,七个老人,你们节目啥时候播出?”

“亮天就起,自己做饭好吃。”

“我66年开始抽烟,奥运会的时候村里戒烟,

说要保护首都环境,也就那时候不抽了。也没啥上瘾的。”

“我喜欢喝凉水,山里的水是甜的。

我喜欢吃凉菜,半个月吃一次瘦肉。不喜欢肥肉。”

“以前老咳嗽,我就吃这棵树上的冷梨,每天吃好几个。

吃着吃着就好了,大夫也说不清楚为啥。”


图 | 实景照


老伴周淑英安静地听丈夫回忆,不怎么搭话。

吕天福老人算是屯里上过电视见过世面的人,思维敏捷,对答如流。

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在说到乡医年岁的时候

“老人说那不是个小孩儿吗,怎么也58了。”

58岁对他来说是年轻的概念,就像他说起门口两颗树:

“没什么年头,这棵长了三十多年,那棵就二十多年。”



生命故事之


他是吕天福老人的哥哥,虚岁100。

吕家有长寿基因,前年二弟离世,离开兄弟时享年92岁。

大哥吕天全听觉不好,

他说“我耳朵聋,99,不好使了。”


图 | 吕天全老人



第三章

麦饭石渗出的生命之水,滋养无数百岁生命


不老屯现有村民24000人,

从清末先祖来这里安家落户,到现今已是第十辈子孙了。

最长寿的一位老人活到105岁,成为远近闻名的传奇人物。


我们在屯子正中的北泉峪口有幸捡到一块石头,

村里人告诉我们那就是麦饭石,

当我们带着它离开的时候,

北泉清透澄明的湖面飞起一只天鹅,

那一瞬间顿时定格成脑海中永远的《天鹅湖》。


图 | 密云水库实拍


不老屯水源自于云峰山泉的圣水,

经由华北区最大的宝贵矿藏过滤,

成为具有“高抗氧”功能的麦饭石矿物质水。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常年饮用此水,

享受密云区依山面水、不可复制的良好的微气候环境。

生态成就这样一块长寿宝地,

人均寿命要比相邻各镇长15年左右,

由此得名不老屯,

这库中活水被称之为“神仙水”。


密云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的爱护母亲水源”,

出于对水源的保护热爱,这水亦从未进入过市场销售。

历经多年,神水渐渐被大山围抱,被树林掩藏起来。


(注:麦饭石是一种天然保健药石,

明李时珍详述于《本草纲目》。

含几十种与人体免疫、生血功能、

心血管功能及维护正常性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

具显著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高抗氧的药理功能)


图 | 麦饭石矿物质水实拍



第四章

他们对生命敬畏尊重,就是生命不老的秘诀


当白天鹅展翅掠过湖面的时候,

我们被她纯洁的舞姿感动。

而走访中的数位老人们,不正是如此,

尊重生命、爱护自然、遵循古法、四时有序,

善用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资源,从不浪费,

才有了如此长寿之龄的张力与美感吗?


图 | 不老村老人


珍视美好的事物,

用开朗和感怀之心面对人生,

用爱浸透山、水、树、木、林、泉、屋、舍,子子孙孙,

他们就是这山中圣水最坚定的保护神。


图 | 密云青山实拍



后记


我们离开村子的时候,老人来送别。

他和这两棵树加起来,已经300多岁了。



第五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