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哪吒2》,又登顶了! ·  22 小时前  
澎湃新闻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昨天  
新华社  ·  这笔费用,上调 ·  3 天前  
中国新闻周刊  ·  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到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寻常的杯碟碗盏,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美丽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2-27 10:11

正文



世间总有一些美丽“大隐隐于日常”,是我们常常忽略,却又别有洞天的。


就拿餐桌上的碗盏杯碟来举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寻常物什,却有一个响当当的英文 名"china", 它们是生活寻常之物, 却又与博物馆里珍贵非常的瓷器文物同宗同源——你可 曾认真欣赏过它们的美?


瓷器,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符号, 已经伴随中国历史走过了三干年漫长岁月。 区别于众多文化瑰宝, 瓷器的美, 从来不专属于达官显贵、皇亲国戚, 而是贴近每个人生活的表里。



从茶器、酒器、水器,到礼器、文房、雅玩,瓷器的实用之美,默默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同时还静静地诉说着整个时代的风貌和印迹。


学会欣赏瓷器之美,不仅能给现今生活增添不少仪式感的趣味,更能将视野拓展到千年之外,去翻翻古人们的“瓷器手帐”、看看他们认真生活的模样,去感受中华文明特有的肌理和温度。


三联中读邀请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大树

推出专栏

《挖出来的中国瓷·瓷器的十万个为什么》


带你回溯千年,访宋代十大名窑,

领略中国瓷封存岁月的醇厚美丽。




🎙

专栏主讲人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1988和1997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英语,1993-94年在埃及开罗大学进修。从1988年开始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其间于1998至2000年在美国史密森研究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做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宋元明考古和陶瓷考古,曾主持国内多处著名古代窑场和非洲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负责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专著多部,考古成果屡次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年度重大考古发现。



01

全面系统的瓷器入门指南


或许你还不清楚陶瓷和瓷器究竟有什么区别, 或许你还不明白瓷器文物究竟从哪个角度欣赏…… 没关系,秦大树老师在正式开讲宋代十大名窑之前,特别设置了“入门课”。从瓷器的概念、工艺、造型、收藏、发展等方方面面,为我们讲述什么是瓷器?瓷器是如何制作的?如何从形状、颜色、质感来欣赏瓷器的艺术美? 瓷器鉴赏家 是如何炼成的······通过对瓷器全面又系统的认识,让大家能了解瓷器的生产工艺技术,了解背后的文化历史,信步踏入瓷器的世界。



02

跨越千年的十大名窑鉴赏攻略


打开了中国瓷器的大门之后,主讲人将以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宋代为主体,讲述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磁州窑系、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六大瓷系”,通过这个课程,让大家了解宋代瓷器的不同风格。


汝窑:天下第一窑

官窑:陶瓷考古的悬案

哥窑:迷雾重重的瓷窑

定窑:历久弥新的白瓷

钧窑:大放异彩的青瓷

越窑:神秘的皇家“秘色瓷”

磁州窑:豪放的民间艺术代表

耀州窑:北方青瓷的源头

龙泉窑:中国青瓷的鼎峰

景德镇青白瓷:在青与白之间



每处名窑分3至4讲,条分缕析地讲述十大名窑的特点:为什么汝窑是宋代名窑之首?为什么宋人对哥窑没有记载?为什么青白瓷被称为“假玉器”······探究历史长河中的各大瓷窑发展流变:为什么官窑要打碎器物就地埋藏?为什么越窑在南宋期间就消失了?为什么“梅子青”是青瓷生产的顶峰?······破解陶瓷考古的惊人发现:为什么汝窑特别稀少?为什么人们至今仍在寻找官窑窑址?为什么说哥窑仍是考古未解之谜······



👆 点击试听专栏

《挖出来的中国瓷·瓷器的十万个为什么》



大咖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