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海珠发布
广州市海珠区权威信息第一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海珠发布

榜样!海珠这群健康守门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

广州海珠发布  · 公众号  ·  · 2019-04-30 17:57

正文


海珠区再添新荣誉!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颁奖典礼上,

由海珠区总工会推荐的

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获2019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在海珠区各街道中,面积仅1.44平方公里的 沙园街 可谓袖珍街道。沙园地方虽小,却曾是海珠的一张名片,这里曾撑起广州工业的半边天, 全国知名的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自行车、双鱼牌乒乓球等均出自于此。

随着时代变迁和产业不断升级,如今海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沙园街,曾经的工业桥头堡也逐渐被新时代的健康名片取代,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满载,声名在外。

威水史

2016年,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沙园社卫中心”)获得首批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沙园社卫中心获得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研能力前50强;

2018年11月, 沙园社卫中心 获得“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

沙园社卫中心的家庭医生韩国雄获2016年广东省基层岗位练兵全科医生组一等奖以及全省基层卫生技能标兵称号,2017年广州市首届十大五星级家庭医生全市第一名,2019年获得全国全科医学病例诊疗思维培训项目--红叶计划二等奖;

沙园社卫中心的谭美红家庭医生团队获 2018年获得全国优秀签约团队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全科医学病例诊疗思维培训项目--红叶计划第一名。

2019年,沙园社卫中心作为广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和典型,在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现场会分享经验,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关于做好“健康幸福过大年”专题采访。

获得如此多的荣誉,

沙园社卫中心又是凭什么?

一起来了解这群“健康守门人”

是如何做的~



出大健康意识

打造社区健康硬实力


每天清晨7点45分,当你经过海珠区工业大道,在光大花园东南角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两百男女老少聚集于此,各自踩着脚下规则分布的棋盘点位,在前方舞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扭动着身体,练习健康养生操,或者打太极、八段锦等。



这个经常在公园看到的场景,却在沙园社卫中心每天上演。2013年,当身穿白大褂的社区医生开启这项活动时,还鲜有人参与,那时还没退休的居民周阿姨经过看到后还很不理解。如今,退休后的周阿姨也加入了这个健身队伍。



开展早间操,得益于中心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大操场。2012年,沙园社卫中心由原来的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整体转型建立,在保留原有老院区的基础上免费接收辖区内光大花园公建配套的卫生业务用房4000多平方米,海珠区财政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后中心有了东西两个院区,一下子鸟枪换炮,才有足够的地方开展一系列服务。”沙园社卫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以此为契机,在建设之初就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除了传统的全科诊疗服务区域外,还重点打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健康管理家园、中医保健家园、妇幼保健家园、预防保健家园等,体现了从过去以治病为中心到现在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沙园社卫中心服务辖区居民7万多人口,其中包括65岁以上老人10429人,高血压患者13719人,糖尿病患者6475人,0~6岁儿童3761人。基于这样的居民结构,沙园社卫中心对大健康和医疗安全深有体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诊疗大厅就看到头顶一张巨大的纱网,从最高楼层一直拉到一楼,上面点缀着星星和月亮。负责人解释,这是利用楼层空间加装的安全网,既可以预防高处跌落,也可防止高空坠物砸到人。



8分钟,11个流程

打造高品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天上午11时许,65岁的李伯看了看手表,随后脱掉印有“健康传递”字眼的志愿马褂,径直来到沙园社卫中心二楼。此前的2个小时,他作为志愿者为中心患者导诊。



二楼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他签约的家庭医生张曦这天出诊,预约的是11点的号。10分钟后,李伯出来了,一边道谢一边嘀咕说“周末管不住嘴吃多几口,血糖又高起来了”。



2016年李伯体检发现血糖飙升,空腹血糖达8.75,在家人连哄带骗下,李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签约了家庭医生。如今两年过去了,他的血糖基本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这一切得益于家庭医生团队对其精心的健康管理,每周到中心报告一次,测血糖、量血压、拿药。“我还顺便做了志愿者,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签约家庭医生好处多。”李伯说。


李伯或许不知道,从他进入家庭医生诊室这10来分钟时间里,张曦正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为其进行服务。


首先,就诊时间不得低于8分钟,这是沙园社卫中心签约家庭医生就诊服务时间的最低限度;其次,在这8分钟内张曦需严格完成11个程序:与病人充分讨论病情(问题)——眼神交流——洗手——请病人就座——仔细倾听病人讲述——肢体接触——体格检查(听诊)——反馈检查结果——与病人充分讨论病情(问题)——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结束感谢语。


这11个环节是沙园社卫中心自己编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的,该指南到2017年7月已更新至第三版。


“11个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医生从专科就诊的思维转变到全科就诊思维。”为制定好这个指南,沙园社卫中心专门派人到家庭医生的发源地英国伯明翰大学进行学习。以洗手这一环节为例,多数医生都是在看完前一名患者、下一名患者到来前的空隙洗手,但沙园社卫中心 将洗手环节放在和患者初次讨论和眼神交流后,目的就是让医生在患者视线内洗手, 一是以示尊重,二是普及洗手的健康知识。


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谭美红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服务。


中心年轻的全科医生严格按照规程后,发现和患者的关系更近了,“像诊疗过程中肢体设计,拍一拍患者的肩膀,就是信心的传达。”沙园社卫中心家庭医生介绍, 家庭医生关系的实现,难在患者得把医生当作朋友,而在此之前,医生首先要先把患者当家人。


如今,沙园社卫中心共有6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团队由全科医生、签约助理、专科医生、公卫医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健康传递志愿者组成,为签约居民提供高品质健康管理服务: 注重“一医一患一诊室”个性化保护隐私,建立家庭医生预约诊疗模式,优化签约服务联动协作模式,优化互联网+智慧家医等,增进医患互动。 目前沙园中心已签约居民22013人,全人群签约率30%,重点人群签约率82%。



滚雪球培养人才,年薪最高30万

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


在默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的同时,沙园社卫中心还在做着一件同行看起来很笨的事情。


作为广东省家庭医生培训基地,沙园社卫中心举办了全省家庭医生师资骨干和滚雪球培训8期,滚动教学达1000多人次。 至目前为止,有山东、湖北、福建、四川、内蒙、黑龙江等省派出学员参加培训,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考察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资料图片


这是一项贴钱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每举办一期,沙园社卫中心负责人就在中心一楼的空地种上棵红豆杉,“发挥基地作用,建立高水平的省级培训师资团队,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范标准,对我们也是一种提升”。


每棵新种的红豆杉,都是对家庭医生未来发展的期望。


为搞活内部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打造留得住人才、留得住群众、有活力有激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珠区采取了两个落地的办法。


▲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进行签约服务。


一是人事管理机制落地。 海珠区卫生健康局根据业务实际对沙园社卫中心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了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编外人员(含返聘人员) 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加强内部考核管理,做到同工同酬。


二是薪酬分配机制落地。 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的模式。考核优秀的可提取年度收支结余的70%作为核增绩效工资总额。近几年,区财政直接投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经费达1800余万元,全区家庭医生团队收入平均每月增加4400元。


“我们中心在编在职员工年平均收入从2010年的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6万左右,副高级别的能达到30万。” 沙园社卫中心负责人介绍,两个落地收获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医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收入也随之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不断攀升。根据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 近几年来沙园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始终维持90%以上,2017年升至98.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