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晚安”,送你一张晚安卡
首先,请你想象这样的一个情景:你的上司临时给你安排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看似并不轻松,两天之后就要上交,此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第一方应就是马上行动,立刻投入其中。但做着做着,感觉就会有点不对,好像会遇到下面的几个问题:
做的时候可谓风生水起,文思泉涌,但不知不觉主题就跑偏了,到最后上交成果时,发现上司需要的却是另一个结果!自己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了!
一做起来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脑子里有很多想法打转,像一团乱麻,无从下手,焦虑油然而生。
做的过程经常容易被打扰,做完后,惊讶的发现连自己都说不明白刚才做了哪些事情。
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果你遇到了这些问题,那么很可能你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事前思考。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自己还没有在思想上准备好时,草草出发很可能会南辕北辙。
怎么解决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方法:“事前三问”。
一个意识:按下暂停键
当你遇到任何需要解决的事务时,首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过程可能只有一分钟,也可能会长达十几分钟,具体取决于事情的复杂程度。但要坚信:一旦把下面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事情的推进会变得异常迅速!
第一问:问目标定标准
首先问自己目标。任何事情只要投入时间去做,就一定会有他显性或隐性的目标。问目标能够帮自己找到重点,确定标准,从而避免在途中迷失方向。
比如这样的一个情景:一天,上司对你说:“你今天之内写一篇文案出来。”此时,你很可能因为时间压力,便马上投入写作,因为上司并没有告诉你文案具体写什么,于是你理所应当的认为像平时一样,写一些促进转化的营销文案。
3个小时后,当你终于把一篇你改了又改,你认为近乎完美的营销文案交到上司手里时,“咦,我们今天要的文章是关于实事热点的,你这篇不行啊。”这感觉,真是有苦说不出。
到头来反思,其实上司交待任务时,多问一句“请问文案想要哪种类型的?”,3小时的工作量就省下来了。
第二问:问方法列提纲
标准确定后,第二步问方法列提纲。
面对复杂的问题,一开始大脑中往往会有很多零碎的想法,但个人往往无法一次性处理这么多信息,此时,如果没有意识理清逻辑,结果往往是引发焦虑。然后匆匆从一个点开始,完成后,却很容易陷入卡壳,原来想到的一些好的点子也突然想不起来了。
所以,在做之前先想方法至关重要。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在脑中预演一遍这件事的整个流程,当然,不必考虑过于细节的东西。
继续前面关于写热点的文案的例子,当确定清楚目标后,就应该去想:我应该怎么做?一开始可能会有很多点子,但是我们需要通过某个逻辑把他们串成一条线。比如,按照时间线可以拆分成四步:
第一步,去网上找到这段时间的搜索热词定主题;第二步,根据热词搜索相关文章阅读大概10篇;第三步,5分钟无打扰的头脑风暴思考列出需要的点并出提纲;最后一步,把这些点串成一篇文案并进行文笔上的润色。
可以看到,预演并不需要仔细想具体内容,只需要定出一个方法与提纲。其实可以理解成一个目标分解的过程。
第三问:问时间定阶段
最后一步就是给自己定下工作的时间与阶段。还是用写文案的例子:在接下来的25分钟里,我要完成热词搜索和相关文章阅读,在这个时间里我会专心致志,不看微信,结束后我就可以休息5分钟,再解决其他事务。
你也许已经想到了,这有点像番茄工作法,简言之就是给自己设立一段无打扰的专注时间,并且对应专门的休息时间。
因为当人的大脑需要转化关注点时,是需要反应时间的,当你一旦被打断(比如忍不住看微信了),想再次回到那个状态,就需要两样东西,时间和精力。时间每次可能很短,但堆积起来可能就比较恐怖了;精力更加重要,因为每个人每天的精力往往是恒定的,如果不断的在切换场景中消耗仅有的认知资源,那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总结起来,如果想要让你做事效率翻倍,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事前三问”。
做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按暂停键,启动思考。
第一问目标和标准,明确方向。
第二问方法和流程,心理预演。
第三问时间和阶段,专注时间。
最后想说:一个成熟的人做事情是靠系统的。当你能够用系统解决问题,就能够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这样你就有了更大的容量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星空 | 橙子第6988号会员
橙子君说
先埋头做事
再抬头看路
结果是已经南辕北辙
先抬头看路
再埋头做事
结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点击“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高效职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