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教微观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了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毛姆、鲁迅、村上春树的挚爱,读到灵魂发颤 ·  3 天前  
环球网  ·  场上当时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3 天前  
环球网  ·  场上当时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3 天前  
每日人物  ·  今后,麻六记的酸辣粉不好卖了 ·  3 天前  
每日人物  ·  《哪吒2》,救活县城倒闭电影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早教微观

政策梳理 | 年中盘点:学前教育的“新篇章”

早教微观  · 公众号  ·  · 2019-08-05 19:36

正文





编者按

从2018年11月开始的“新政”,已经对我国学前教育行业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2019年已过半,学前教育行业又有哪些变化,行业发展何去何从?在进行梳理和思考后会有新的发现。



0 1
政策:密度大,覆盖面全


2018年11月,学前教育在阵痛中翻开了“新篇章”。2019年以来,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出台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呈现两个特征: 密度大、覆盖面全。


密度大指的是国务院、教育部、行业协半年内就发布了 至少7份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 ,如果算上各地方出台的配套文件,数量就更多。比如天津市在2019年的上半年内发布学前教育政策文件6部,仅在6月4日就密集出台了包括民办幼儿园设置标准、普惠性幼儿园登记标准以及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办法在内的3部文件。


覆盖面全指的是半年来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真正做到了“学前教育”行业全覆盖, 即从托育到幼儿园入学均有文件出台,涉及年龄范围为0-6周岁 ,真正完善了广义的学前教育政策制度。



从政策内容来看, 政策文件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线,试图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前教育监管体系。 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好“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短期目标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管理队伍,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与业务指导,中长期目标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对照《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很清晰看出学前教育“新篇章”的发展脉络。


从监管强度来看,目前处于监管核心的是幼儿园教育。自“学前教育新政”实施以来,政府对幼儿园可谓是全方位监管。 各地区出台的文件一般都详细规范社会资本办学、配套幼儿园建设、证照办理与整顿、普惠园认定、保教人员配置等细节内容。


托育方面, 虽然早在2017年十九大中就将“幼有所育”列入到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中, 并且在2018年先后有上海、四川等地相继出台幼儿托育管理政策,但是真正国家层面的政策则在2019年3月份才随着《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正式出台, 5月中国标准化协会托育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与民办幼儿园的“先证后照”政策不同,举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想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即可。国家对盈利性婴幼儿照护机构的态度是鼓励的,监管也比较宽松。至于母婴护理行业,鲜有监管政策出台。


从地方层面的政策来看,以天津市为例,2019年上半年共计出台学前教育直接相关文件6部, 文件内容全部集中在幼儿园的设置于规范管理方面, 除了依据中央文件精神对部分政策文件进行重新修订以外,还将普惠性民办园进行了详细的分级,并形成与之对应的分级补贴政策。



各地区都在积极出台学前教育配套政策,形成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体系。另外今年4月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关于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称,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快教育立法工作,抓紧推进学前教育法起草。学前教育立法,值得关注!



02
资本:行业投资进入冷静期


根据FirstInsight极致洞察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事件至少160起,其中学前教育融资事件20起,占比12.5%。纵向比较,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学前教育行业融资事件占比18.12%,2017年这一数据为18.47%。由此可见,学前教育行业,特别是2018年11月以来,投资收到了政策影响明显。



对FirstInsight极致洞察统计数据中20起投资事件分析,投资领域方面,资本对早教托管赛道兴趣浓厚,共发生融资事件7起。一方面是80后、90后父母教育消费意识较强,另一方面托育鼓励政策相继出台,也给行业带来积极效应。启蒙英语、绘本玩具赛道紧随其后,表现出较强发展潜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投资的幼儿园事件仅有1起,资本对投资幼儿园态度之谨慎可见一斑。



融资轮次方面,A轮及之前的融资占到了70%,融资轮次主要以早期为主,这与行业整体发展不成熟的情况相符。



二级市场方面,教育行业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上市热潮,2018年港股有8家教育企业成功上市,美股成功上市5家教育企业。2019年上半年又有7家公司分别登陆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另外还有公司已通过上市聆讯。从下表可以看出,教育企业偏爱香港,民办高校和职业教育成上市热点,幼教公司不见踪迹。



之前上市的幼教公司也有新的动作。红黄蓝2月份收购新加坡一家民营儿童教育集团近70%的股权,正在尝试从幼儿园品牌转型为教育平台。2015年开始转战幼教行业的秀强股份最终以2.81亿元价格剥离幼教资产,宣告转型失败。


可以说“新政”给炽热的学前教育市场带来了一盆冷水,让投资者和运营者都冷静了下来,开始真正意义上把教育当做事业。前不久和一家本来想上市的北京幼教公司相关人员交流,公司控制人在去年拒绝了2.3亿元被收购后不久,就经历了“新政”,慌乱之后开始进行业务调整, 砍掉了为上市而发展的其他业务,开始专心经营旗下几家幼儿园。



03
市场:幼儿园的整顿与规范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针对0-6周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和保育,与之相应的,学前教育市场也是为0-6周岁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的市场,位于核心地位的是幼儿园市场,同时还包括母婴服务、早教(包括儿童照护)、幼儿园服务(围绕幼儿园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市场)等多条赛道。


以公开获得融资的企业信息进行分析,2019年上半年比较活跃的赛道是少儿潜能开发和早教托育,然后是教育信息化。和前文政策分析相吻合, 受政策影响较小的上游早教托育以及为幼儿园提供软硬件服务的赛道迎来了较好的发展。


对于幼儿园来说,经历了由公办园为主到民办园版图扩张,再到如今向普惠性幼儿园倾斜的过程后,开始进入调整期。按照“新政”要求,到2020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截止到2018年底, 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29万所,占比为68.57%,距离80%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019年上半年对幼儿园行业而言,正经历着整顿与规范。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在为实现80%普惠园而努力。


以天津市为例, 按规定要在2019年新增幼儿园学位4万个。目前天津市教委统计幼儿园有2223所,在园幼儿26.29万人。通过调研天津市教委与各区教育部门发现,各区都在积极开展幼儿园整顿活动,一方面是让达到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托幼点通过部分整改升级资质,另一方面是接收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对建成后闲置或改作他用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清查、回收。收回的幼儿园资产通过免租金的方式(部分区不仅免租金,且提供装修)交给有条件的幼儿园运营方作为普惠性民办园进行运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