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行业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与彭中天先生进行了深入沟通。沟通过程中,彭中天先生以一位学者的角度,对此做了深刻剖析。
政策环境在文交所探索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新财富的发现、新资本的生成实际上都是一种制度安排和体制创新的结果。把文交所办好,使其成为转化文化资源、解放文化力、取得文化定价权的专业平台。首先需要高层从战略层面高度认可和重视,进行科学的顶层制度设计。
内容为彭中天先生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机构,敬请关注!
一、文交所发展的三个层面:生态、业态、形态
任何创新都有生态、业态、形态三个层面。我们的政策环境就是生态,现在我们的政策环境批准了文交所的设立,但却没有其他的政策配套,没有法律保驾护航。证券有证券法,土地有土地法,文交所却没有相关的法律做支撑,这是生态的缺失。业态上文交所是中国首创,而形态创新就是交易品种与交易模式。这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三个层面。
二、行政推动、做好文交所顶层设计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策环境在文交所探索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对实践的总结,我认为,
要把文交所办好,首先需要高层从战略层面高度认可、高度重视,要调集相关的专家参与顶层设计。因为任何新财富的发现、新资本的生成实际上都是一种制度安排和体制创新的结果。
从中国的股市到房市都是政府推动的,而这恰恰是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所在。政府只要高度认可与重视了,我们的行政推动力度是非常大的。做好风险防控,文交所不是毒蛇猛兽,并不可怕。交易所是符合制度经济学的政治导向,恰恰又是集中交易,是可以借助制度设计来防范风险的。
从产品的设计到整个交易制度的安排,都是可以通过事先的设定,事先通过沙盘推演计算出来,朝正能量方向引导去控制它的风险。
三、对文交所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探索
只要政府加强文交所的顶层设计,一定能够出台、找到好的模式。
其次要对文交所进行分类指导,建议把它分成两大块业务,
一块是基础性业务,配合现在的反腐需要,让所有国有文化企业的股权转让和社会性的采购让渡到文交所,成为它的固定业务。
解决了各个文交所生存问题的同时,也规范了国有企业的采购交易行为,防范了腐败,从这个层面来讲,文交所有它的存在价值。
二是选定三到四家进行创新试点,
比如说围绕着文化企业股权方向,围绕着版权方向,围绕着文化消费金融方向,包括原有的物权,都可以进行有力的探索,
各试点分方向探索创新,设计好了之后经过专家认证、国家认定,然后全国推广
。其他各地的文交所转变角色,成为会员服务机构。这三到四家作为核心的发起,作为真正的交易所发挥作用。
这样能有效的达成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促进实体经济,促进消费,发现文化价值,实现价值体系。各地文交所又能够平稳的过渡。
四、明确文交所主管部门,既要管更要理
文交所的顶层设计战略谁来考虑?文交所目前缺乏主管部门,这不利于创新。文交所在固定业务这一块应该是依靠宣传部,通过宣传部发文,指定业务进场,维持文交所正常的经营;然后在创新这一块,如果是从文化资产证券化角度就应该是纳入到证监会,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围绕着文化资产证券化进行探索,纳入到它的监管范围,给它创新的空间;如果是文化消费金融创新,就应该纳入到银监会或人民银行的监管体系中。
文交所是欢迎有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的,但是现在没有一个部门纳入,都在喊打。
通过这次清理整顿,我们应当吸取总结教训。文交所本身是国家专门批准的社会公共化平台,监管、整顿的时候一下子就牵扯到了几个部门,证监会、银监会、商务部都参与了。但是实际上,文交所现在什么特许经营权都没有,没有固定的基础性业务,没有文化资产证券化、文化消费金融创新。它现在就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企业,任何行政部门都没有给予它任何授权和许可。它什么都没有又凭什么管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