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BOPP电容膜生产企业盘点 ·  6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重磅发布:武书连2025中国大学排名!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30+(国内)气凝胶材料生产企业盘点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陈青AC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二本毕业,酒店打杂,没想到一眼望得到尽头的人生被公众号拯救了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3-16 21:21

正文


中国平安发布了《2017 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报告表明:82%的人正处于中高度焦虑中。


这让拇指君想起了两年前的自己。


当时的我从一个不知名的二本院校毕业,在酒店做过打杂的服务生,也尝试做过专业对口的导游,处处碰壁之后,拿着 1500 元月薪的我,陷入了无穷的焦虑与迷茫。


汪涵说: “年轻人应该勇敢一些,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有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摆脱随波逐流带来的焦虑与迷茫。”


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我格外感谢当年的自己,勇敢地尝试了新媒体,最后找到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


升任主编、带领团队、月入3W,要知道在以前,这些我从来不敢想象。



01


现在的大号主编,

曾经的内向患者。


职场上有句话叫:三分能力,七分人脉。很可惜,我是个天性不善社交的人,简单点说,是个内向患者。


为什么说是“患者”?因为从小七姑八姨一坐下来,就会跟我说:你这样的闷葫芦,以后走上社会可怎么办!


上学时不爱扎堆,于是总有同学老师热心肠地开导我:你要开朗一点啊!


我觉得我糟糕透了,又闷又无趣还有点自闭。



上大学时,我觉得我得治病了,我开始疯狂参加各种社团选举,各种乱七八糟的辩论、演讲。


那时候我的座右铭就是: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多优秀?


后来我发现,竞选时装得热情大胆,当上社长后我依旧无法跟大家打成一片;


辩论台上,对方辩友伶牙俐齿地吓人,到我这就满脸通红,背好的稿子磕磕巴巴只说了一半。


治疗失败了, 原来内向和自我否定,是藏不住的。



02


带不动气氛的导游,

却有魔力让公众号涨粉10倍多。


因为学的是旅游管理,毕业后当过导游,结果因为不会带动气氛被人投诉;


在酒店实习,因为不够主动热情,被安排在了客房部,每天叠被子擦马桶,一个月只拿1500块钱。


那会儿我用的手机还是大一时花600块钱买的,用了4年已经破破烂烂,有次同事问我借去用,他接过手机时明显愣了2秒,那2秒,让我觉得像是被人扇了一下。


于是我咬咬牙攒了两个月工资,买了部1800块钱的新手机,还是分期付款。第一笔刚付出去,就收到一条银行短信:余额8.44元。


一味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只会把自己逼到墙角,我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了......



偶然间,听朋友提起她在做公众号运营,一瞬间我有种整个脑子都被点亮的感觉,也不懂这是干嘛的,还专门百度了一下。


索性这一行门槛不高,我试着投了简历,一周后,居然真拿到了编辑助理的offer,负责协助运营一个行业分析类的公众号。


入行不容易,有些事,就只能做到别人前头去。


不懂不会,就拼命地研究别人是怎么做的,把行业前500强的公众号,全都拉出来分析了个遍;每天额外花5个多小时休息时间看书、看专业文章、听线上课,到处恶补专业知识,总结同行的经验。


渐渐地,我还真发现这里面是有门道的。


于是我试着去给公众号做了一些改变,包括改变刻板的文风,去跟用户进行深入沟通,试着做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和活动......


半年后,公众号的粉丝涨了10倍多,我也成了这家机构的主编,进入了核心管理层。


我写的行业分析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专业认可。36氪、新京报研究院、怒马等很多行业机构开始纷纷转载我的文章,很多同行大V也主动来加我微信。



我这才发现,那些所谓不好的性格,并没有真正伤害我。


就像汪涵说的:“你从来没有见过一株小草,在一株大树旁边会多么地自卑,低下头颅不敢往上生长。”


真正伤害我的,是内心的自我怀疑,和一个错误的方向。



03


公众号流水从0到20万,

不过用了 6 个月。


就连垃圾都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何况是人。


再后来,我接手「拇指阅读」担任主编,想在文娱号上做一些实践。因为之前它荒废过一段时间,从内容到盈利,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我写的文章《陈小春:最好的家教,是一场幸福的婚姻》,被HUGO,十点读书、悦读文摘等上百个大号转载。




「拇指阅读」有着高质量且庞大的粉丝群,却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变现路径。经过艰辛的调整,目前拇指阅读每个月的纯收入,已经达到了 20 万。


而我的收入,也早就跟着翻了10倍不止。


我的 “内向病” 并没有治好,我只是找到了自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有种说法叫:现在不关心比特币,就如十年前不关心房产。


我觉得这话也可以改一改: 现在不做公众号,就像十年前错过了淘宝,八年前错过了微博。


公众号世界从来不缺神话,你大概也听说过,月薪5万的90后助理,咪蒙68万一条的广告,年糕妈妈一天2000万的电商销售额,同道大叔转手把号卖了1.78个亿......




借用薛之谦的一句话: “这个时代的自媒体发展,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 它是如今普通人突破阶级,实现自我最快的方式。


在这里,我们大可不必觥筹交错,也没有任何专业限制,我们只要愿意表达自我,掌握一定的方法,就会有人喜欢,有人认可,顺便赚到足够的钱。


最近这半年来,我开始自己带团队,很多比我小一两岁的同事,眼里几乎都闪烁着迷茫。


但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依旧自顾埋头做事,后来几个实习生陆陆续续走了不少。


其中有个女孩子,走的时候找她谈话,我都还没开口呢,她腾地一下就哭了,说: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就是什么都做不好......”


我突然像是看到了一年多以前的自己,茫然不知所措,渴望有个人能出来拉我一把。




我意识到,他们大可不必跟我一样,走那么多的弯路。


如果我能把自己这一年多来的经验和方法,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或许能更快地带大家度过迷茫期。


所以,在累计分享了 90 万字以上原创新媒体干货后,除了带领「拇指阅读」团队的日常运营,我还在没日没夜地梳理提炼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几乎把我两年来的全部经验,都掏空、榨干,做成了 这 8 个课程、270页PPT。



把这套写作方法论和公众号运营体系,按照专业的课程研发方式,梳理成了8个板块,共40个大的知识点, 包含了一个人从小白到大V需要掌握的所有技能


去年我开了两期公众号写作课程,报名近2W人,帮助10000名学员搭建了一套独有的写作方法论和公众号运营体系。


▲前几期学员的学习笔记


错过前两期课程的同学,可以报名 第三期课程


这次我们还 拿出了50万奖金,鼓励打卡完成学习的同学。


打卡流程 :学员只要将当天的笔记发送到 “地心引力工场” 服务号后台,将后台回复的打卡图和当天课程笔记的图片一起发到朋友圈,再将朋友圈的截图发送到打卡群 @ 工作人员即可(截止第二天中午 12 点)。


连续八天完成打卡,即可参与瓜分50万奖学金。


课 程 福 利

参与瓜分 50 万奖学金

100 个行业大号名单

77 份公众号投稿资源

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新媒体人必备工具包

获得成为签约作者机会

优秀学员直播分享的机会

获得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内推机会



  • 组团学习,打卡完成笔记打卡,即可参与瓜分50万的奖学金

  • "100个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行业大号名单",寻找运营榜样,快速与成功者看齐;

  • “77个公众号投稿资源”,快速变现(含77份投稿地址及建议稿费);

  • 获得由「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颁发的“优秀学员证书”,为工作就业加码;

  • 将有机会成为【富兰克林读书会俱乐部】签约作者;

  • 课程最后,我们会选取优秀学员进行直播分享,为你打造个人品牌。

  • 优秀学员的简历还将被纳入到地心引力人才库,我们会定期向大家提供各大互联网公司内推的机会,为您的专业能力背书。



戳二维码,立即报名


五人成团 69元

完成打卡即可参与瓜分50W奖学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