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
汪曾祺
这样的,并不多见。
在普通人眼里,他是作家,是“一个纯粹文人”。
可“汪迷”眼里他却是:
“
骨灰级吃货
”、“
当代苏东坡
”、“
作家里特会吃的,厨子里特会写的
”。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尝尝,都吃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什么口福的。
高邮的鸭蛋、湖南的腊肉,江南的马兰头,朔方的手把肉...
读他的文章,千万别在晚上,容易饿!
他研究的“拌干丝”清脆爽口,“塞肉回锅油条”嚼之酥碎,做法都在书里,令人跃跃欲试...
有读者开玩笑说:
饿得时候根本不敢读,跟舌尖上的中国一样
。
在“汪迷”眼里,他更是世间少有的“
有趣灵魂
”
:
“
非典型学渣
”:在西南联大,他常常晚上不睡觉看杂书,白天逃课,泡茶馆。有的课分很高,有的课就没什么分,主要就是凭着他的才气。
“
花草代言人
”:自故乡的蜡梅花,至昆明的火炭梅、还有北京的菊花...都带给人们幸福与感动。
“
吃喝玩乐老顽童
”:人生格言便是,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
之前,
#汪曾祺 好爱吐槽一男的#
喜提微博热搜。
读者们喜闻乐见,列数其“罪状”,又赋予其“
文学界的泥石流
”称号,并纷纷表示:
一个汪曾祺,赛过1000个段子手。
读汪曾祺的文章,总能让人放下心中的焦虑,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并想像这个“可爱”老头儿一样,积极美好的活着。
今天小编特推荐这套
《
汪曾祺精品集》礼盒珍藏版。
一套4册,
涵盖汪曾祺生平代表性短篇小说、散文100多篇
,是少有的完整的汪曾祺散文随笔、短篇小说精选集。
内容充斥着人间烟火,语言朴实又典雅,每一篇都不算太长,无论你在失落时,迷茫时...或在睡前、午后...都可以捧起它,享受文字中的悠闲与韵味。
看汪曾祺的文字,很难想象到,从3岁丧母、到抗日战争时在炮火连天中读书,到被打成右派,流落下放,又经历了大革命的批斗,再到1997年去世,汪曾祺一生所经历的大事,遭受的磨难不可谓不多。
但是他却始终旷达平和,以一支笔写芸芸众生,记世间凡人小事万般美好: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
人生实苦,他却给生活加了一层糖衣,
在平常中寻求乐趣与美感,将“唯美食与美不可辜负”贯彻到底。
小学课本里,他笔下的高邮鸭蛋:
敲破鸭蛋一角,筷子头一扎,红油就吱——冒出来。
他笔下的香椿拌豆腐: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
他研发的塞肉回锅油条:
油条切段,寸半许长,肉馅剁至成泥,入细葱花、少量榨菜或酱瓜末拌匀,塞入油条段中,入半开油锅重炸。嚼之酥碎,真可声动十里人。
贾平凹说他“
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梁文道说他“
像一碗白粥,熬得更好
”, 沈从文则说他“
至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粉丝们封他为“文学界的泥石流”,常常写着写着就歪了,却又让人乐不可支。
他把他的热爱,写进文字里,疗愈别人,就像他说的: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返璞归真的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