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纽约时报》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是紧跟时代的内容还是犀利大胆的言辞?
作为一个发刊时间超过166年的老牌严肃媒体,《纽约时报》的读者画像一直都是关心时政,有成熟品味的知识精英。但是,严肃的《纽约时报》最近也向儿童读物进军了!
△先来感受一下《纽约时报》儿童版
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很多人唱衰传统媒体,认为Z世代
(
Generation Z
指95后和00后的孩子)
的孩子相比纸质书更喜欢喜欢ipad、手机、kindle等电子产品。看报?那是老一辈的事啦。
△2017年5月推出的第一期封面图
可《纽约时报》却不这样认为,它力求转型,认为Z世代的孩子们或许是转型的一个突破口。于是
2017年5月,《纽约时报》为了抓住孩子这一特殊阅读群体,首次试推了《纽约时报》儿童版。
《纽约时报》儿童版并不是一份单独的报纸,而是随《纽约时报》附送的儿童增刊。
△推特用户@abrahamcho
尽管是附赠刊,但这样的尝试对《纽约时报》来说显然是成功的,有许多爸妈在网上晒出了孩子阅读报纸的照片,其中有的孩子根据报纸上介绍的儿童食谱自己做出了美味可口的三明治,还有的孩子沉迷于报纸上的填字游戏,更厉害的是甚至有孩子自己给《纽约时报》儿童版写了感谢信和她对报道的事情的看法,其中一封邮件写道:
“亲爱的《纽约时报》,我很高兴看到你终于为我创造了一些东西。”
△正在读报的孩子
197个孩子还在网上请求《纽约时报》把儿童特刊变成一个每周一次的永久性项目。编辑部讨论后决定把儿童版作为每月最后一个周日的固定增刊出版。
《纽约时报》杂志主编
Jake Silverstein
在创刊时曾表示:“
谁说孩子们不需要专为他们制作的新闻?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孩子们了解他们所生活的复杂世界,而且通过专门为孩子设计的部分,让他们领略到纸质媒体的乐趣。
我们将像对待所有读者一样对待本栏目的读者:尊重他们。
”
其实孩子也需要阅读新闻,
阅读新闻不仅让孩子对新闻搭建完整架构,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式,还能对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
,帮助非常大。
《纽约时报》儿童版以《纽约时报》为背书,编辑们拥有扎实的新闻功底和专业素养。
儿童版报刊每一篇文章都秉承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专业的实践论证,爸妈们可以大胆放心地让孩子们阅读。
儿童版成功延续了 《纽约时报》 的风格与定位,内容包括国际、观点、时尚、艺术、科技、旅游和美食几大板块。
和其他新闻类媒体不同,
《纽约时报》儿童版不仅关注新闻内容本身的质量和实效,还致力于将内容打造成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孩子阅读的类型。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纽约时报》儿童版会采取不同的叙事方式,把有用的信息包裹在有趣、好玩的情境之中,
不论孩子对政治、科学、社会、经济等哪一方面感兴趣,都能在报纸中里找到相关的优质题材开展阅读。
△图为平昌冬奥会“迷宫”的一部分
例如,在平昌冬奥会期间,《纽约时报》儿童版出了“冬奥会”特刊,有一个关于奥运会的填词游戏
(Mad Libs)
,它把冬奥会项目设计成一个占据两个版面的巨大迷宫,迷宫里散布着很多关于奥运的信息,孩子们根据迷宫的不同出口,可以到对应栏目中查看具体消息。
《纽约时报》儿童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为了确保选题是孩子们喜欢、关心的内容,报纸还特意招募了一群“小编辑”。这些小编辑会对选题内容进行投票,得票高的选题会被呈现到报纸上,从而组成
Opinion
(观点)
板块的内容。
比如
10 岁的 Raul Alvarez班上一位女生,有一次她胃不舒服,她妈妈带她去医院,但她们等了非常非常久才能够就医。这让
10 岁的 Raul Alvarez感概,就医问题
是国家在面对的严肃问题。
除此之外,
《纽约时报》儿童版还邀请了一些知名人士来为孩子们撰写
。在科技栏目中,记者采访了 NASA 工程师,探讨了如何科学地折出一台高效运用空气动力的纸飞机。
对孩子来说,杂志和报纸是童年时幻想世界的起点,多少孩子孩子曾梦见恐龙、怪兽,或在梦境里漫游外层空间?
《纽约时报》儿童版深知孩子们的喜好,设计整体使用了很多有趣的插画, 除此以外还选取了非常大胆的配色,
孩子阅读时不仅让他们感到新奇、迷人,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因为要顾及孩子的感受,所以编辑们就要用各种天真、美好、幻想的文字和图片来呈现,而这恰恰是《纽约时报》儿童版吸引人的地方。
《纽约时报》儿童版的设计总监
Deborah Bishop
说:
“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设计的思维来做
一本原创性、高标准、有趣、美丽,满足孩子的好奇想象的杂志”
,
Deborah
希望制作孩子们会珍而重之,不愿丢弃的报纸。
因此《纽约时报》儿童版与传统报纸格局不同,它不拘泥于板块的限制,
以图形为主,
把报纸设计的像杂志一样精巧。